第134章 隨孤一道,馬踏漳州(第1/2 頁)
在朱克清的指揮下,綠營兵們將輜重車隊留在了原地,心甘情願的走進山洞。
而輜重車隊自然由“八旗漢軍”接手。
天王城倉庫的儲備就此又多了一批。
至於朱克清本人,當然是跟著綠營兵們一起進山了。
封閉通道,滅殺清軍,這可都是朱克清的工作。
畢竟手下人動手,【戰利品袋】的爆率實在是太低了……
整整兩個時辰後,物資終於全部分門別類的送進了天王城的各個庫房。
一批足夠兩千人吃半個月的糧食。
四千多斤成分配比不確定的火藥。
這些是直接收納進倉庫的。
兩門原本安置在漳州府城城樓上的紅衣大炮,靜靜的安放在天王城的城頭。
還有一大批挖掘工具,已經被送到了天工部手裡。
而這些東西的命運,自然只有被送進高爐,融為鐵豆子這麼一條。
等到眾人吃過午飯後,朱克清也終於從溶洞中走出來了。
看到自家殿下歸來的眾人也沒多問,只是在恭恭敬敬的行禮後,詢問用不用安排人去天坑收攏一下屍體。
不過卻被朱克清擺手拒絕了。
屍體什麼的,朱克清直接收拾好了。
還是老規矩,挖個幾十米深的大坑,把綠營兵的屍體丟進去,然後再填上。
至於搬運屍體的工作,也不需要朱克清親自解決。
鋼鐵俠一號,這個熱衷於給人送小紅花的鐵憨憨,可一直在天坑裡待著呢。
沒有比鐵傀儡更合適的苦力了不是嗎?
同樣,朱克清的揹包欄裡,也多了二百多個【戰利品袋】。
不過朱克清這會兒沒打算玩兒開箱,而是把它們全都丟進了自己的小樓。
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開盲盒這種小事兒什麼事情都可以。
當然了,天王城這一上午的收穫可不僅僅就是如此。
最讓朱克清高興的,還是天工部那邊兒的變化。
有了大峰山銅礦的工匠加入,使得天工部的火器產量有了質的提升。
原本天工部一天只能製造建武一式步槍百支左右,現在一上午的時間就造了二百!
畢竟建武一式步槍的製造,最大的難點就是槍機部件的製造。
哪怕現在有了衝壓的模具,也需要有經驗的工匠手動在系列上打磨調整,如此才能符合朱克清所提出的“標準化”,應用到新式步槍的組裝當中。
這就意味著工匠的數量,代表了天工部的產能。
天工部的工匠數量增加了五倍有餘,產能按理說就會增加五倍左右。
這個賬還是很好算的。
當然了,產能的具體變化肯定會有一些浮動,比如工匠對零件的熟悉程度之類的。
但是總體來說,天工部的產能一定會因為時間的推移不斷提升的。
孰能生巧嘛!
都是流水線工作,每個人只負責一種零件,效率肯定是越來越高。
而且技研司那邊兒還給朱克清帶來了一個驚喜。
等到各部門都彙報完工作後,郭三炮這小子給朱克清呈上了一個小禮物。
赫然是一把左輪手槍!
全鋼槍身,中置彈巢,彈巢被設計成可向外擺出的結構,而且可旋轉。
轉輪、迴轉和制動裝置透過迴轉軸固定在槍身框架上,閉鎖、擊發、發射機構也是一應俱全,而且還是雙動式的!
也就是既可用手壓倒擊錘使之待擊,也可直接扣動扳機進行自動待擊的射擊。
看得出來,郭三炮這小子真是個天才。
把他放到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