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乙瑛(第1/2 頁)
第一節 簡介
身份:乙瑛,東漢時期的魯相。
主要事蹟:
乙瑛上書請求為孔廟設定百石卒史一人來執掌禮器廟祀。這一請求的背景是孔廟的禮器和春秋祭祀沒有專人掌管,因此孔子十九世孫孔麟廉申請設定百石卒史一人掌管此事。
碑文中的兩份公文中記載,當時的魯相乙瑛將此事上奏朝廷,乙瑛離開魯相之位後,司徒吳雄、司空趙戒再奏於皇帝。皇帝批示由新任魯相平(姓氏不詳)遴選適合規定條件的人擔任此職,孔子後人孔龢最終當選。
碑刻資訊:
《乙瑛碑》為方首碑,高198厘米,寬91.5 厘米,厚22厘米,無額,碑文18行,每行40字。
該碑刻記錄了乙瑛上書請求為孔廟設定百石卒史的具體內容,以及皇帝對此請求的批覆。
歷史地位:
《乙瑛碑》與《禮器碑》、《史晨碑》並稱“孔廟三碑”, 是漢代碑刻中的重要作品。
碑刻書法方整嚴謹,筆勢剛健,是東漢隸書成熟的標誌之一,為後世書法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
以上資訊主要基於《乙瑛碑》的碑文內容和相關歷史資料整理得出,展現了乙瑛在東漢時期的重要地位和貢獻。
第二節 乙瑛上書的具體內容
目的與請求:
乙瑛上書的主要目的是請求為孔廟設定一名百石卒史,以執掌禮器廟祀之事。
背景與理由:
孔子作《春秋》、制《孝經》,為漢朝制定了法規,並受到先世的尊崇。
孔廟有禮器,但無常人掌領,因此乙瑛認為有必要設定一名官員來專門負責管理和維護這些禮器。
選拔條件:
對於擬設立的百石卒史,乙瑛提出了明確的選拔條件:
年歲在四十以上。
能通曉(六藝之中的)一藝。
一般常識測試也能透過。
能夠遵奉、弘揚先聖(孔子)的禮儀,在宗族中威望較高。
請求的實施:
乙瑛請求皇帝批准其建議,並指示新任魯相平(姓氏不詳)遴選符合上述條件的人擔任此職。
結果:
經過選拔,孔子十九世孫孔龢因精通文詞書寫、正在試職文學署,並曾經修習《春秋公羊傳》之“嚴氏學”獲得高名次,且以孝著稱,能夠奉行孔聖之禮,在宗族中威信很高,因此被推薦並最終當選為此百石卒史。
公文記錄:
碑文中包含了兩份公文,一份是乙瑛的原始奏請,另一份是司徒吳雄、司空趙戒的再次奏請。兩份公文均詳細記錄了上述內容,並得到了皇帝的批覆。
透過這份上書,乙瑛不僅成功地為孔廟爭取到了一名負責管理禮器的官員,也體現了他對孔子及其學說的尊崇和對孔廟管理的重視。
第三節對孔子的尊崇
乙瑛公文中對孔子的尊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以下將結合參考文章中的數字和資訊進行分點表示和歸納:
孔子的地位與貢獻:
公文中提到孔子“作《春秋》,制《孝經》,刪定五經,演《易·繫辭》,經緯天地,幽贊神明”。這些描述突出了孔子在學術、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巨大貢獻,體現了他作為古代偉大思想家的崇高地位。
孔子的尊崇與祭祀:
公文中明確請求為孔子廟設定百石卒史一人,負責執掌禮器廟祀之事。這表明了對孔子及其學說的高度重視,以及透過設立官職來確保對孔子的祭祀和尊崇。
提到“孔子大聖,則象乾坤,為漢製作,先世所尊”,進一步強調了孔子作為聖人的地位,以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