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十一)五反三正(第2/5 頁)
不多時,他帶著苦澀來到了長江對岸的漢陽,並且開車駛入了晴川閣內。
在將車停好後,他下車環繞車子走了一圈,確定沒有任何刮花後,這才拿著報紙走上了晴川閣。
在閣內走動,他無比的小心,只因為他清楚能在這閣裡喝茶的都是他得罪不起的人物。
走上頂樓,他敲響了一處雅間的房門,隨後裡面傳出了“進”的聲音。
他推開門,隨後轉身將門關上,然後低著頭走到了三張沙發面前,雙手將報紙遞出:“老爺,這是今天的早報。”
“嗯……退下吧。”老邁的聲音傳來,隨後男子手中的報紙被人拿走,他這才舒緩了一口氣,緊接著緩緩退出了雅間。
也在他走出雅間的時候,拿走報紙的一名身穿道袍的老人戴上了眼鏡,隨後仔細看起了手中的報紙。
在他身後的窗戶,一名年輕人身穿圓領袍站在窗戶前,手裡拿著一本書,眼睛望著晴川閣外面走動的百姓。
“果然,有了諸藩的撐腰,萬歲是一點都不害怕兩黨官員了。”
老人一邊看著報紙,一邊搖頭嘆氣。
聽到他的嘆氣聲,窗前的年輕人轉身走到沙發前坐下,靠著沙發輕蔑笑道:
“爹,要我說,萬歲根本就不害怕。”
“軍備院裡有什麼,大家都清楚,何必把事情鬧得那麼僵。”
“不提諸藩,單單一個齊國就能讓他們舉棋不定。”
“畢竟,軍備院裡有什麼他們很清楚,但科學院裡有什麼,這恐怕只有齊王才知道……”
青年人的話一出口,老人便忍不住皺了皺眉,但他也不可否認自家兒子說的很對。
他將報紙合上,隨後揉了揉眉頭:“兩黨和萬歲斗的太嚴重,就連我都不得不告病回家避避風頭。”
“只是田文鏡那老狐狸看的清楚,居然讓我來武昌任職。”
“湖廣按察使……”
“這個官職可不好做。”
老人說著,不免摘下眼鏡,抿了一口茶。
比較他的憂心忡忡,倒是他對面的青年不由笑道:“湖廣的事情很難辦,但總歸比朝裡的事情好辦。”
“我這些天看過了,湖廣的地理條件和經濟環境都不錯,需要的就是大辦特辦,把工廠都搞起來,讓百姓都有營生的地方。”
“沒那麼簡單……”老人聽兒子這麼說,只能放開報紙,將“三漲”的政策拿給了他看。
“這個三漲政策,估計是萬歲對兩黨宣戰的號角聲了。”
“漲俸祿…漲軍餉…漲工價……”年輕人拿著報紙看了看內容,隨後笑道:
“這很好嘛,說明萬歲心底還是有老百姓的,只要有老百姓,對老百姓好,那皇帝的政策我們就需要支援。”
“不僅需要支援,我們還得號召全天下的有志之士支援。”
“澤勝啊……你想簡單了吧?”老人見兒子居然還那麼樂觀,不免苦笑道:
“這局勢複雜,誰能知道誰是誰的人?說是有志之士,但也有可能是背後捅刀子的。”
“爹,不是我想的複雜,是你們想的太難了。”年輕人站了起來:
“當年文王說過,誰想要和人民做鬥爭,那就要做好戰爭永遠停不下來的準備。”
“戰爭什麼時候開始,敵人說了算。”
“什麼時候結束,是我們說了算。”
“不管兩黨的官員實力有多大,軍隊有多少,我只知道和人民站在一邊,我們就輸不了,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年輕人的氣概感染了老者,但即便如此他卻還是不免苦笑道:
“你這話在這裡說還好,要是放到外面去說,那恐怕還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