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第1/2 頁)
即使蔣介石輕蔑地將這些人稱之為&ldo;匪&rdo;,他也絕不能低估他們。七年來,儘管他使盡了渾身解數,卻未能把他們消滅。現在,多虧了阿道夫&iddot;希特勒的幫助,他覺得消滅他們的日子已不遠了。
希特勒把自己最好的將軍之一‐‐漢斯&iddot;馮&iddot;塞克特‐‐派到中國。塞克特制定的碉堡戰術,即將置共產黨人於死地。
在馮&iddot;塞克特的指導下,國民黨軍隊極其緩慢地、小心翼翼地向前推進,一路上修碉堡、築工事(上一年共修了三幹個碉堡),控制了所有的通道。這些碉堡在共產黨人周圍逐步形成一個堅固的包圍困。馮&iddot;塞克特將這包圍圈越縮越小,切斷了被圍困地區的貿易,使那裡的大米或玉米無法出售;沒人能出入這些地區;農民們好幾個月吃不上鹽,用不上煤油,買不到棉布。
還有另一方面的變化。在蔣的第五次&ldo;圍剿&rdo;之前,共產黨人一直採用&ldo;打了就跑&rdo;的戰術,把國民黨軍隊引進蘇區腹地,然後用伏擊戰把他們打得暈頭轉向。共產黨人繳獲了大量武器彈藥,並以成千上萬的國民黨俘虜來補充自己的兵員。
後來就不是那樣了。現在,共產黨人正在同蔣介石進行正面的、代價高昂的戰鬥,以保衛他們的土地,似乎每一寸土地對他們都是寶貴的。一九三四年四月廣昌一戰,他們和國民黨軍隊打成僵局,至少傷亡了八千人,也許更多。蔣介石的損失也差不多。但是蔣介石可以透過拉夫來補充損失,共產黨則不能,即使共產黨能打贏這種戰爭,他們也無力承擔因此而造成的犧牲。
蔣介石乘著他那架嶄新的,閃閃發光的福特三引擎飛機北上時,躊躇滿志地展望著前景。共產黨人使他無法積聚力量來對付地方軍閥,而這些軍閥又無時無刻不在策劃反對他。掃清共產黨人以後,他甚至可以爭取到一個外國盟友,這樣,和日本人打交道時,就更有力了。日本人佔領了滿洲,現正威脅著中國內地。希特勒在幫助蔣介石打共產黨人‐‐希特勒或許可以悄悄地幫助蔣介石。蘇聯人也可能幫忙,但蔣介石和共產黨人打仗時,史達林是不會幫助蔣介石的。不過,史達林是個現實主義者。面對日本的威脅,一個在蔣領導下的、統一的中國對史達林來說是大有好處的。
蔣介石從南昌向北飛行。他飛過長江,飛過南方的大片稻田,飛過黃土高原的山丘。共產黨人還被圍困在贛南那個角落裡,包圍困越縮越小。讓他們去掙扎吧。這回他們可跑不掉了。照《民國日報》的說法,&ldo;今年他們就要被消滅了。他們四面楚歌,潰敗已指日可待了。&rdo;蔣介石回來後,就要下令發起最後的進攻。
蔣介石堅信,共產黨在江西的氣數已盡。對於這一點,南昌城裡沒有多少人會認真地提出異議。在中國的其它地方,人們只是模糊地感到共產黨的存在,而南昌則對共產黨比較熟悉。共產黨於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在南昌城舉行了著名的南昌起義,接著南下,企圖拯救被蔣介石血腥扼殺在上海的革命,從那時起,共產黨就已聞名南昌了。
南昌起義的關鍵人物是一個二十九歲的青年,他相貌英俊,才華橫溢,能言善辯。他一生都在中國共產黨內擔任高階職務。這個人就是周恩來。他自稱出身於&ldo;破落官僚家庭&rdo;。和同代的許多中國青年一樣,他毫不猶豫地參加了激進的學生運動,漂洋過海到歐洲(巴黎和柏林)去工作(法國的雷諾工廠)、學習,並成了中國共產黨旅歐支部的建立人之一。
一九二七年是中國政治發展程序中的一個分水嶺。其高潮是北伐戰爭。由蔣介石領導的北伐軍一九二六年從廣州出發,國民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