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秦晉伐鄭出變故(第1/2 頁)
屠岸擊是屠岸夷之子。
屠岸夷是晉獻公時代的一個武士,原本是驪姬黨羽東關五的家臣,武藝高強,勇力過人。
後來,在裡克、邳鄭父與驪姬一黨鬥爭中,屠岸夷暗中投靠了裡克,幫助裡克一舉平定了驪姬之亂。
隨後在晉惠公時代,屠岸夷搖身一變,又成了郤芮、呂省的人。
正是因為他的叛變,使晉惠公一舉除掉了包括裡克、邳鄭以及七輿大夫等十餘位晉國重臣,使晉惠公一下子便牢牢把握了晉國朝政。
屠岸夷為晉惠公立下了赫赫功勞,因此被晉惠公提拔為晉國大夫。
屠岸夷此後對晉惠公感恩戴德,誓死效忠。
後來,晉惠公對秦國多次恩將仇報,導致兩國發生戰爭,屠岸夷在晉國與秦國的龍門山之戰中戰死。
晉惠公因此非常傷感,任命其子屠岸擊為大夫,繼承其父屠岸夷食邑。
屠岸夷雖然為晉惠公而戰死,但其子屠岸擊卻看不慣晉惠公。
屠岸夷後來也加入到了擁立公子重耳的勢力,與朝中一些大夫聯合,成為公子重耳回國繼位為晉文公的有功之臣。
史料記載,當時晉文公論功行賞,人分三等,其中屠岸擊屬於第三等功臣。
屠岸擊從此進入晉文公的視野,在晉文公勤王、伐曹伐衛、對楚城濮之戰、圍許之戰等戰事中,屠岸擊因為其勇力過人且往往身先士卒,給晉軍各將佐都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晉文公認為屠岸擊此人完全值得培養,故有意提拔重用屠岸擊。
這次晉軍設定三行,屠岸擊被任命為左行將。
屠岸擊後來在晉國對北戎等戰事中立功累累,他有一個兒子叫屠岸賈。
這個叫屠岸賈的牛人,在後來的晉國政壇上翻雲覆雨,為後世創造出一個經典的春秋故事:趙氏孤兒!
這裡我們再重新提一提的是,屠岸是一個複姓,而屠岸夷是屠岸姓的始祖。
屠岸的淵源,來自於屠宰行業,即當時有一種人是專門屠牛殺狗的,即屠夫。
關於姓氏文化,當時有一種傳統便是以行業為氏,這便是屠氏之淵源。
可能屠岸夷這個人本來是一個蠻夷人來著,在哪條河邊居住,以屠宰牲口為生,故取名為屠岸夷。
小人物往往透過自己的努力,不斷創造著自己的歷史,屠岸夷因為其勇力過人,武藝高強,後來便成了大人物的家臣。
再透過自己的努力,為自己掙得了一個大夫的地位。
然後這個地位便世襲下去,其兒子屠岸擊甚至成了晉軍一支步兵軍團的軍團長,其孫子甚至擁有了攪動晉國政壇的非凡本事!
真心不容易。
最後講講先蔑。
先蔑就簡單了一點,因為他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哥哥,即晉國中軍元帥先軫!
好了,現在兩兄弟,一個是中軍帥,一個是右行將。晉國六大兵團,兩兄弟各領銜一大兵團,真正的是光宗耀祖了。
講個晉國三行,居然講了這麼多晉國家族的事,但晉國各大家族的事,對我們真的很重要。
好了,現在晉國表面上仍是三軍,但實則是三個車兵軍團,三個步兵軍團!
這樣的軍力,試問天下,誰敢撼之?
要知道,一軍的編制是人,那此時的晉國,已經擁有了雄兵七萬餘!
這樣一支大兵,誰都怕的,中原諸侯列國,哪家有此等軍力?
放眼天下,現在楚國縮了頭,秦國是晉國的鐵桿盟友,周天子什麼事都會聽晉國的,中原各諸侯國都服服帖帖的!
這樣的霸主生活,其實是很乏味的。
必須要弄點事做做,老了老了的晉文公突然煥發出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