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投機(求訂閱)(第2/2 頁)
化當中,“家”指學派,“教”指宗,教,儒家是單純的儒家學派,儒教是可與道教、佛教並列的宗教,儒家學派是自由的文化思想,儒教是僵化的統治工具。
與道家不同,儒家乃是顯學,一旦宗,教化,其後果可以說是災難性的,後世明清時程朱理學大興,統治者為了加強思想上的統治,不遺餘力的將儒家宗,教化,其結果就是思想和文化上的萬馬齊喑,高壓的文化束縛之下鑽故紙堆的無休止考據盛行,除了一個王陽明便無人在有學術和思想上的突破。
儒學兼包並蓄,採眾家所長,儒,教則是有強力的排他性,失去汲取新鮮血液的途徑之後,積極的儒學變得封閉且保守,不去做新的探索,儒學漸漸沒有了活力,甚至一度成為阻礙社會進步的攔路虎。
李元喆很清楚儒家變儒教的可怕後果,沒料到才是唐初就有了這樣的苗頭,既然孔穎達提出了立儒,教的想法,說明與他有類似想法的人必然不少,孔穎達想要做成這件事情不僅需要皇權的支援,還需要一批為他搖旗吶喊的人,這些人就算是翻不起什麼浪花,卻也不得不防。
李元喆決心將這種苗頭掐滅。
儒學思想已經是華夏文明核心的重要組成部分,想要剔除幾無可能,李元喆也沒有能力找到取代儒家的東西,所以只能做出引導不能強行扭轉。
他的第一步就是把話題先炒起來,在孔穎達之流還未成氣候之前率先佔據道德和學術高地,讓儒家那些還保有探索精神的人不被孔穎達之流所影響。
還有三天到《大唐旬報》第二期的發行時間,第二期還沒有排版,正好可以給他出手的時間。
在後世提起儒學,王陽明是個繞不過去大神,陽明心學集儒、釋、道三家之大成,是國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之一。
王陽明的心學理論用四句話就可以闡述: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陽明心學提倡知行合一,是為數不多符合李元喆改造大唐的理念的思想,而且“格物”也有巨大的操作空間,所以他決定請這位大神出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