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宏願和藍圖(第2/3 頁)
三百六十五顆。
左丞相戲言,說朕不願意收了歐洲和倭國,是為了湊夠三百六十五顆星辰,讓這江山成為天然的周天星斗大陣,從而護佑大明的江山萬古長青。”
聞言,滿場歡笑,議論紛紛之餘,眾人表情各異,有的驚訝,有的恍然大悟,有的笑而不語。
朱琳澤按了按手,等場面安靜下來,才接著話題繼續:
“當然,這是左相的戲言,諸位不必當真。
在朕看來,天下沒有攻不破的堡壘,也沒有打不開的陣法,要想萬古長青,只有不斷地擴張、擴張、再擴張。
一個民族如果失去了勇往直前的銳氣,就會陷入安逸,而安逸是滋生腐敗和墮落的溫床,也是激發內部矛盾的樂土。
朕以為,沒有擴張之心,就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走向分裂和衰亡的開始,秦、漢、唐、宋、元如此,我大明之前也是如此。”
劍眉星目的冷秉略一思量,抱拳行禮道:
“陛下教誨我等永不敢忘,可如今天下大定,除了歐洲和倭國,能擴張的疆域已經有限,又要往何處擴張?”
朱琳澤微微頷首,看向目光灼灼的眾人,繼續說道:
“‘擴張’一詞語義豐富,既有廣度,也有深度;既有內涵,也有外延。
廣度自然是對那些不屬於我們的未知領域進行開拓,從而擴充套件我們的生存空間,讓物質富足,生活美好。
而領域則包括諸多內容,既有狹義上的領土、領海、領空,也有廣義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各個分支。
就拿領土來說,若是我們覺得已無處開拓,那可以說是大錯特錯,要知道我們所在的領土不過是這浩渺宇宙中的一粒塵埃,甚至連塵埃都算不上。”
說著,朱琳澤把目光投向冷秉,笑問道:
“剛才你用天文望遠鏡看到了什麼?”
冷秉一愣,他抬頭看了眼懸掛在天上的皓月,頓時明白了什麼,支吾道:
“陛下的意思是……飛天?”
此話一出,眾人似乎明白過來,因為不少人上觀星臺,都去參觀了各種天文儀器,有些還透過望遠鏡看到了諸多的星辰和環山遍佈的月球。
朱琳澤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指著桅杆上的日月星紅旗,抬高嗓音說道:
“朕希望這日月星紅旗上的‘星’不僅僅代表一個行省,而是能代表一個星球,甚至是代表一個星域!
雖然我們現在的科技尚顯落後,可能要一百年,三百年甚至更久才能走出地球,步入太空。
但是這一步必須要走,也必須走通!”
他的聲音激昂而堅定,訴說著心中的宏願和藍圖:
“諸位試想,這浩渺而未知的宇宙和數百年未開拓的地球何其相似。
歐洲人不斷發展航海技術,提前擴張到了美洲,最終帶來了貿易的繁榮、經濟的飛躍和科技的快速發展。
而我大明曾實行‘不許寸板下海’的海禁政策,其結果就是差點覆滅。
所以,朕一直認為擴張是民族和國家發展的核心,而地球上的大航海只不過是星際大航海的序幕罷了。
也就是說,我等現在所做的事情,也不過是千萬裡征途的第一步!”
見朱琳澤投來目光,徐銘軒心領神會,他從公文包中取出材料,沉凝而讀:
“自隨陛下征戰以來,經擴張所獲疆域達三百餘行省,可耕土地八億公頃,獲白銀十二億兩,黃金九千八百萬兩,粗鋼三億五千萬噸,煤炭三十二億噸,石油……
在此情形下,今大明本土已實現基礎層面教育、醫療、住房全免費,百姓平均年收入可達二十銀元(相當十六兩白銀,待遇堪比崇禎期從六品官員年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