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義律拒不具結(第3/8 頁)
被多顆炮彈擊中。炮彈皆實心,並不炸開,只穿幾洞;
義律膽戰心驚,恨自個沒乘“窩拉疑”,遂令撤退。
恩爵並不追趕,道:“英夷不會善罷甘休,定會捲土重來。夷雖船巨炮利,但只區區兩艘。我船小,掉頭快,可迂迴。且量多,十抵一,尚有餘;近身圍毆之,可勝。”
義律回,謂艦隊司令士密道:清人船小,便利,我等空耗不起。
士密道:“勿懼,我炮利,射程遠,遠距離轟之,可勝。可用一艦封鎖相綱要塞鯉魚門,防清國其他船艦增援,其餘船艦,傾力一射,必讓清國戰艦喪身洋底。機不可失,即刻出發。”
“窩拉疑”戰艦至,賴恩爵先令各船自行分散,以避炮火,爾後尋機合擊。千鈞一髮之際,九龍洋麵霧氣升騰。恩爵喜,迅速大張聲勢,迂迴佯攻,迎頭主擊,一併而上。
霧氣瀰漫,咫尺難辨,士密進退兩難間,四周已是炮聲隆隆。士密不敢怠慢,下令還擊。
雙方百餘大炮自下午2時起,一直互擊至黃昏。士密見天色已黑,先行退卻。
義律愁悶,道:“一小船被擊沉、一艦長手斷、兵士傷多人。如此下去,安敢再打?我大英正甫未向清國宣戰,我等孤掌難鳴,須尋一萬全之策。”
士密道:“糧水絕,彈藥不能補給,傷病者不得醫治,這都是問題。“
義律思慮良久,遂照會則徐:“貿易重開,商船願具結者,可結。不願者,擇一地嚴檢。林維喜案,參者眾,實查不出首兇;可多加錢資。”
則徐檢視戰場,炮臺皆被炸燬,戰船半多支離,死傷百十餘人。則徐暗歎夷人炮火了得。
義律示弱,則徐亦想轉圜,上奏道光帝,說明夷人心情。並贊賴恩爵指揮若定作戰勇猛將才難得。復轉新安知縣梁星源稟報:“查夷人撈起屍首就地掩埋者,已有十七具。又漁舟疊見夷屍,隨潮漂流,撈獲夷冒數頂。並查知假扮兵船之船主手腕被炮打斷。此外夷人受傷者,尤不勝計。自此對仗以後,巡洋舟師,均恨奸夷先來尋釁,巡稽愈嚴……”
次日,梁廷柟攜梁發進見則徐,且道:“林大人,廷柟先前打了誑語,《牙片速改文》、《勸世良言》實是梁發先生所做。”
這梁發,則徐早有耳聞,此人,擅隨英夷傳教士,辦夷學傳夷教,已被羈押兩次,此來豈不自投羅網?
梁發道:“啟稟大人,小人與英人熟稔,願說義律具結交兇。”
則徐痛恨梁發勾結夷人,本想深惡痛絕,但礙於梁廷柟,遂極其勉強地道了聲“可”。
二人走後,則徐把梁發留下的那本《勸世良言》擲出好遠,道:什麼玩意兒,上帝治下的子民做這等罪惡事情,汝上帝可管?梁發啊梁發,則徐自言自語道,幸虧是本大人,否則爾已人頭落地了。
殊不知,三年前,某科舉場口,一姓洪名仁坤之人偶得一本梁發散發的《勸世良言》……
義律與梁發都是基督教徒,二人比劃完十字後,梁發道:“義律先生,牙片這等害人之物,您還如此之維護,我主之善心已不與您同在。”
義律道:“梁牧師,我乃最虔誠的基督教徒,我已盡心盡力。沒有我的努力,兩萬箱牙片能銷燬?看這具結書,倘若查出一絲之牙片,那夾帶之犯,即聽憑天朝官憲,即行正法。這是具有妄之結,行無中生有之事,特別是成人即正法之舉,更萬萬不可。我已做了最大的讓步;現在,我只等待林則徐先生的答覆。”
梁發見矛盾不可調和,悻悻而去。
半月後,道光帝批覆則徐:既有此番舉動,若再示柔弱,則大不可。朕不慮卿等孟浪,但誡卿等不可畏葸,先威後德,控制之良法也。相機悉心籌度,勉之!慎之!卿等更宜體察情形,相機籌辦,務使奸夷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