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天子傳教(第2/2 頁)
之地。
皇帝就是道尊在世俗的代言人。也是現世掌道者。信眾應扞衛皇帝的權力,護衛皇帝的安全。
隨著談話的深入。張魯對皇帝佩服得更是五體投地。
王定把道教定為國教。隨著國家的強大,道教也應該逐漸走向國外。比如西域、南洋。王定又給他普及了一下地理的知識。
當王定要張魯出任教主時,張魯顯得非常謙虛。
他說道:“我功力不夠,我現在連高功都達不到,如何能做這個教主?還是由皇帝您來做好。”
他認為,皇上起碼也達到了法師境。王定笑了笑,對他說道:“皇上只是道尊的代言人,相當於道尊的使者,真正負責教務的還是世俗的教主。”
而世俗的教主必須由皇帝確認並且頒佈任命書,頒發教主權印,就像發給官員的大印和文書一樣。證明你是道尊認可的教主。
張魯最終同意了做道教的教主。王定又給他推薦了兩個人,一個是左慈,一個是于吉。讓他自己去把他們請來。
在道教設立左右護法,設立長老會,要有執法長老和傳功長老。而且要有護教士,保護教觀,教主,必要的時候為道尊而戰。
而修煉的功法也必須分級。達到一定的級別,才能修煉對應的功法,才可以傳道收徒弟。
作為道士,必須行善積德。而道教的宗旨是修身健體,益壽延年,互幫互助,濟世救苦,這要在民間的信眾中傳播。
這樣更有利於道教的團結,增強道教的凝聚力。使得道教更有說服力,更有人信仰。
張魯聽了以後覺得大開眼界,長了很多的知識,對於道教,他有了更深的思路。他便決定回去,好好地消化一下皇帝說的話。
他要重組五斗米道,在全國範圍內傳道。張魯回去以後,根據他和王定的談話內容,寫出了道教的基本經典。
他稱之為《天子傳教錄》。自此,王定也成了真正的道教的教祖之一。
張魯走後,王定又坐下來,仔細地想了想他跟張魯的談話。又理了理自己的思路,寫下了一個道教的基本法。
以此規範教徒修行處世的行為,以及必須完成的功課。但最主要的還是忠誠於道尊,濟世救苦,忠誠於民族,忠誠於所處的國度,為道尊而戰。
在王定的思想裡,道教就是漢族的道教。可以以教義同化其他的民族,讓他們沐浴漢族神靈的光輝,服務於漢族,歸化於漢族。
寫完之後。他又拿去讓王立成給他審閱一下。他要讓道教變成漢族的一個利器,將來不至於在世界上被孤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