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第1/2 頁)
英宗被俘,也先視為奇貨可居,想以此要挾明廷。而明朝這邊,在英宗被俘後,于謙等人擁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為帝,史稱景帝或代宗。經過一番較量後,原本被視為奇貨的英宗變成了空質,也先於是有送英宗南歸之意。然而景帝對於英宗南歸併不積極。後右都御史楊善等人請命出使,景帝所給敕書只是有關議和內容,不提迎復英宗之事,也不給金帛等賞賜的禮物。楊善只好變賣家產,自己購買了些禮物。在他的積極斡(wò)旋下,英宗得以平安南歸。
但是在迎接朝見英宗的禮儀上,景帝與大臣又產生了矛盾。景帝認為儀禮過重,應該從簡。大臣提出異議。最終還是英宗在幾封書信中稱自願迎奉從簡才緩解了局面。見面之時,仿唐朝天寶之亂後玄宗、肅宗禪讓之禮,英宗、景帝之間禪讓。隨後,英宗被送入南宮,開始了7年的幽禁生活。7年間,英宗未能踏出南宮半步。名為太上皇,實為囚徒。英宗被幽禁在南宮期間,景帝為了確保自己的地位,防止英宗復位,做了兩件事。
一是對英宗嚴加看管。南宮大門常年緊閉,日常的飲食衣物都是從一個小窗戶遞送進去。為防止南宮與外面聯絡,紙筆極少供應。英宗的伙食不是很好,錢皇后不得不做些針線活出售來換取必要的食物,有時還要靠孃家貼補一些。有個太監說南宮的樹木多,恐怕會有人越過高牆與英宗聯絡,景帝遂命將大樹砍伐。當然,雖然景帝時時刻刻防備英宗復闢,但他並沒有對皇兄做得太過分。有個叫徐正的刑科給事中建議英宗不宜居住南宮,應遷置所封之地以絕人望。景帝聽後愕然,並沒有聽從他的建議,反而將其治罪。
二是謀易太子。景泰帝登基之時,曾許諾將來傳帝位於英宗的長子朱見■(土木堡之變時3歲),並立其為太子。但是景帝即位沒幾年,就想換自己的長子為太子,只是苦於一時間沒有什麼好辦法。從景泰三年(1452)開始,他不斷給內閣學士和七卿中的一些人加官晉爵,時常加以賞賜。四月,千戶袁洪知道皇帝想換太子的心思,上&ot;永固國本事&ot;疏,請易太子。景帝十分高興,下旨臣議。大臣們知事已至此,紛紛表示贊同,稱&ot;父有天下必傳於子,此三代所以享國長久也&ot;。景帝十分高興,給大臣們加官加俸,並於五月初二日,冊立朱見濟為太子,廢英宗的長子朱見■(jùn)為沂王。
第25節:跌宕起伏的悲劇命運
被軟禁在南宮的英宗聽到這個訊息,真不知作何感想!一直被視為心腹之敵的也先在得勝後還能夠禮遇自己,並護送南歸,雖然有他的政治企圖,但也總算仁至義盡。而自己的同胞兄弟不僅佔據了皇位,還對自己處處提防、嚴密監視,並且廢了自己的太子,絕了自己的後望。誰才是自己真正的對手?是外敵,還是兄弟?
誰是忠臣
英宗不僅很難弄清誰是對手的問題,在誰是朋友,或者說誰是可仰仗的忠臣的問題上,也時時陷入迷茫。
英宗在位22年,被俘北居一年,南宮幽居7年,又於景泰八年(1457年)乘景帝病重,在武清侯石清、左都御史楊善以及副都御史徐有貞、太監曹吉祥等人的擁戴下復登皇位,真可謂經歷了天上人間的劇烈變化。在這期間他寵信過一些人,重用過一些人,懲處過一些人。他寵信的人,有的斷送了他,比如王振;他重用的人,有的對他產生威脅,比如石亨和曹吉祥正統九年銅銃;他懲處的人,有的明知其對社稷有功,卻不得不如此,比如於謙。總之,任用非人,是他作為一個皇帝的最大失敗之處,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其跌宕起伏的悲劇命運。
王振紀念碑王振。他是英宗正統朝舉足輕重的政治人物,蔚州(今河北蔚縣)人,一說北直隸宣府(今河北宣化)人。據查繼佐《罪惟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