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第1/2 頁)
(5)萬依、王樹卿、劉潞著《清代宮廷史,》遼寧人民出版社,1990年
上一頁[返回目錄]下一頁
正說清朝十二后妃 第五部分
辛酉政變中的獨特地位。這場政變實質上就是一場朝廷內部的權力之爭。一方是兩宮皇太后和以恭親王奕為首的皇族,另一方則是鹹豐帝臨終任命的八位贊襄政務王大臣。這場政變的組織者、策劃者和領導者是慈禧,其主要倚靠的骨幹力量是奕,但也絕對不應忽視慈安在其中的作用。她作為一位德高望重的名正言順的原中宮皇后、當時的母后皇太后,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大智若愚的慈安皇太后(1)
孝貞顯皇后(慈安)便服像慈安皇太后,俗稱東太后,簡稱慈安,死後諡為孝貞顯皇后。
提起慈安,人們很自然地會聯想到慈禧,長期以來,慈安給人一種過於忠厚老實,缺乏政治才幹,事事依賴慈禧的印象。實際上,這樣的看法未免有失偏頗。真實的慈安出身於世代官宦之家,從小就受到過良好教育。特別是她成為中宮皇后的10年中間,清王朝遭遇了空前的外患內憂,使她在憂患中成熟,在憂患中增長閱歷。在美女如雲的皇宮,在多情好色的鹹豐帝身邊,能保持10榮寵不衰,除了憑藉她本人的超凡的容貌和人品之外,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因素,就是她有一套十分成功有效的處理和駕馭她與眾妃嬪、與夫君皇帝關係的秘訣。這些都足以表明慈安是一位城府很深的大智若愚的女性。即使把她作為一個政治人物來衡量,即使把她與慈禧放在一起做比較,慈安太后也絕不是一無是處。決定朝政大端,慈安優於德,而慈禧優於才。慈安對權力不感興趣,所以日常朝政多讓慈禧處理。而&ldo;慈禧懾於嫡庶之分,亦恂恂不敢失禮&rdo;。遇到朝政大事,慈禧不敢擅做主張,仍要徵詢慈安的意見。由此可見,慈安太后在控制局面、掌控權力方面也是很有一套辦法的。在光緒年間任過大清國駐英國大使,回國後先後任過光祿寺卿、太常寺卿、大理寺卿、左副都御使的薛福成,在他的《庸盦筆記》中記到:誅殺陷城失地、臨陣逃脫的兩江總督何桂清,將驕蹇貪淫的勝保下獄賜死,賞給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爵位,皆出自慈安之意。
那麼歷史上的慈安太后究竟是怎樣一個人?我們還要從頭說起。
走上政壇:兩個女人一臺戲
鹹豐十一年(1861)七月十七日,鹹豐帝死。他臨終前做了三件事:一、立皇長子載淳為皇太子。二、命御前大臣載垣、端華、景壽,大學士肅順和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人為贊襄政務大臣。三、授予皇后鈕祜祿氏&ldo;御賞&rdo;印章,授予皇子載淳&ldo;同道堂&rdo;鹹豐皇帝&ldo;派載垣等八大臣贊襄一切政務&rdo;的上諭
印章(由慈禧掌管)。顧命大臣擬旨後要請兩位太后蓋上&ldo;御賞&rdo;和&ldo;同道堂&rdo;印章。
&ldo;御賞&rdo;、&ldo;同道堂&rdo;章鹹豐皇帝的原意是讓八大臣和兩宮太后權力互相制約,既不讓輔臣一手遮天,又避免後宮專政。但後來的事實證明,鹹豐皇帝的如意算尊鈕祜祿氏、葉赫那拉氏為皇太后的諭旨
盤落空了,他的臨終遺命,分散權力的目的沒有達到,而製造矛盾的後果卻日見凸現出來。它的一個直接後果是引發了&ldo;辛酉政變&rdo;。關於政變的過程和結局,許多書裡都有詳盡記述,這裡不再多說。我們更關心的是慈安太后在這場政變中所起的作用。
上一頁[返回目錄]下一頁
大智若愚的慈安皇太后(2)
辛酉政變中的獨特地位。這場政變實質上就是一場朝廷內部的權力之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