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3章 大明的成衣和印染工業(第1/3 頁)
這幾天安三溪沒有理會,逃走的札薩克圖汗部的貴族們。
這個零下三十多度的極寒氣候下,還颳著大風,下著暴雪,不適合長途出行。
他們這個時候逃走,恐怕凶多吉少。
他們只有少量的駱駝,不到一千五百頭,剩下的是七千多戰馬。
載著兩千五百的貴族和他們的親兵,以及他們的家屬、奴隸兩萬五千多人。匆忙翻山越嶺的逃走。
他們提前預備了逃走,這些家屬和奴隸都是在山裡單獨立的營寨。
他們知道在冬季被偷襲,一旦戰敗很難逃脫,所以開戰前就把自己的基本盤都帶進了唐努烏拉山裡。
可以說,逃亡是迫不得已。這種天氣非常容易凍死。
安三溪這個氣候下作戰已經是冒險了。得益於楊府的充足的後勤供應,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凍傷。
如果去追擊,就會有凍死凍傷的了。
其實這些人跑了,更有利於收服下層牧民。
札薩克圖汗部的摸底已經結束了。收穫頗豐。
一共俘獲了戰士一萬兩千人。俘獲部民二十一萬三千五百餘人。
牛一百五十萬頭,羊八百萬只,戰馬十五萬匹,駑馬七十三萬匹。駱駝很少,而且都被貴族們逃跑時帶走了。
還有蒙古包五萬帳,咬狼狗三十餘萬隻。動物皮張七百多萬張,主要是羊皮和牛皮,野生動物的皮張大概有三百多萬張。金銀財物也很多,乳酪、牛肉乾、各種草原上的特產和山貨也堆積如山。
這些東西都是可以拿到關內發賣的。
楊凡有興禾超市、興禾商場,銷售渠道通暢,很容易高價賣出去。尤其是皮草,特別值錢。那些文武官員和士紳們,特別喜歡。
地位高的買貂皮、狐裘,地位中等的買水獺和旱獺皮草、貉子皮草、銀鼠皮草等。就是下層士紳和小地主、小財主,小商人也喜歡羊皮袍子。
畢竟這些年太冷了。冬天不好過。
大明因為北方的乾旱,棉花產量不足。而且這些年棉紡織工業的發展,導致南北的棉花,都被紡織成了棉布和混紡的毛料。
尤其是呢絨大行其道,十分熱銷。導致做棉衣和棉被的棉花不足。
現在毛呢大衣,特別適合長城以南地區過冬,做外衣。處於供不應求的局面,價格很高。一件皇后毛紡廠出品的藏青色,長款到腳面的束腰的長大衣,出廠價的售價高達十兩銀子。
現在皇后做生意,愈發精明瞭。她增設了印染車間和成衣車間,做成衣服附加值更高,遠比單獨出貨成匹的毛呢賺錢。這些染成各種顏色的大衣,還分成幾種檔次。
最便宜的是單層毛呢的大衣,有羊毛的、混紡的、呢絨的、最貴的是羊絨的。大衣還可以加上皮草的領子和內襯。最便宜的是帶兜帽的單層的。兜帽有繩索可以收緊防風。
不過在淮河以北,單穿一件單層大衣還是很冷的。一般需要給大衣加內襯。內襯用銅質拉鎖,可以安裝和拆卸。
最便宜的內襯是棉內襯。然後就是帶毛的皮草內襯。從銀鼠皮、旱獺皮、一直到狐裘和貂皮。價格一路高升。
皇后那裡可沒有這麼充足的皮草左內襯,她們只能弄到少量的皮草,主要還是宮廷使用。或者在高階的專賣店裡出售給勳貴和高階文官。
但她們預留了安裝統一標準內襯的拉鎖。很多人買了皇后毛紡廠的成衣後,還會去興禾商場購買統一標準的內襯層。這些皮草內襯都是多倫生產的。
現在整個漠北和漠南的皮草都會送到多倫的皮革廠作原料。皮草已經是多倫的支柱產業之一了。
很多小地主非常希望入冬之後,能購買件兒毛青布面料,內襯向內側帶毛羊皮的皮袍子。這些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