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第1/2 頁)
&ldo;阿孃,你們在做什麼?&rdo;殷兆玹還看不懂發生何事,疑惑問道。
秦娉瑩摸著她的頭髮,小聲道:&ldo;玹兒別怕。宮裡進賊了,他們是來幫忙抓賊的。&rdo;
殷兆玹懵懵懂懂,眼前突然出現一束紫薇,她仰著小臉看去,崔雲之笑道:&ldo;小郡主,我帶你去那邊玩如何?&rdo;
殷兆玹看了看秦娉瑩,見她沒反對,開心地搶過紫薇掙脫懷抱。
崔雲之抱起她,一邊往外走,一邊逗著她玩,時不時地舉高讓她看得更遠些。
秦娉瑩看著女兒愈行愈遠,清脆的笑聲在她耳邊迴蕩。也許這就是最後一面了,她祈禱著殷兆玹能不受牽連,畢竟無人知道她不是殷元暻的女兒。
第77章 嚴冬過後綻春蕾
永昌十二年八月,敬懿夫人涉嫌謀害文宣太子,被賜鴆酒一杯。太子殷元曜因有耳目回報,率先一步逃離上京。嘉平帝大怒,命羽林衛大將軍陳文領兵追擊。
同年九月,定北大營燕述以&ldo;清君側、除奸王&rdo;為名,在殷元曜指揮下興兵起義。兩方大軍在望州相會交戰,死傷數萬,最終以太子兵敗告終。而殷元曜被俘之後,未至上京便服毒身亡,史稱&ldo;定北之亂&rdo;。
後據史書記載,文宣太子薨後五年,以肅安郡王為首的三法司上諫,以殷元曜謀害儲君為名,請嘉平帝嚴懲。嘉平帝大怒,廢去殷元曜太子之名,貶為庶人,其妻妾子女皆被圈禁。&ldo;定北之亂&rdo;牽連的人數以萬計。太子眾門客皆被處死,燕家、謝家、秦家按謀反論罪,施以腰斬,和靜公主因有孕在身,免去死刑,後來難產而死。那時節菜市口血流成河,紅殷殷的流淌了數月方歇。
十月,嘉平帝廢謝菀妍皇后之位,□□延春宮。端王殷元晙為母求情,被令閉門思過,半年內不得踏出王府。
永昌十二年十月末,奚族大軍趁亂南下,連奪三城,更甚者一城屠盡。邊關告急,宋之鈺再度領兵,和殷元昭各率定北大營殘軍、京畿大營十萬將士趕赴戰場。
次年六月,殷元昭率領大軍深入敵營,生擒奚族首領,俘虜王族數千人。奚族大敗,退兵九百里,自丹溪江以南,盡歸殷氏皇族。嘉平帝於此新建渤州、嶺州,一切官制同地方州縣。
就在兩方交戰之際,殷元昀坐鎮上京,查明殷元曄通敵之舉,道不止去年奚族進犯,殷元曄派人聯合共謀,遠至永昌九年肅州軍情洩露,亦有殷元曄之功。嘉平帝下旨,殷元曄及相關人等以叛國罪論處,斬首示眾。王貴妃廢去封號,於宮中自縊。
至此,煊赫多年的王、謝兩家從此凋零。
冬去春來,已是太熙元年。
肅安王府的紅梅謝去,翠綠的梅葉綽綽,蓮池的新荷也漸漸展露碧色。她們不知世事變遷,仍和多年前一樣,朝朝暮暮花開花落。
去年年末嘉平帝有旨,外放殷元昭為渤州刺史,未奉詔不得再入上京。原本年前就要走,恰逢柳如卿被診出兩月身孕,殷元昭擔心路途遙遠胎象不穩,又有太后壽辰在即,故而奏請嘉平帝,才拖延到了三月。
&ldo;聽說渤州三月還和上京臘月一樣冷,還是多帶些皮毛過去備用。&rdo;瑤琴一邊指揮侍女們收檢箱籠,一邊對著柳如卿說道。自開春來,瑤琴領著人似要把王府府庫搜刮一空,恨不能件件都帶到渤州去。
柳如卿笑著允了,讓瑤琴自去安排。
她近來也不得閒,雖然殷元昭失寵於天子,但各家公侯伯府還是遞了拜帖相繼來辭。曲想容自殷元昭出征前和她深談過一次,人也有些心灰意冷,多年的爭鬥之心只餘下星星之火,只顧著縱情於山水,才不管王府瑣事。
她又有身孕,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