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給你寫一部新戲(第1/4 頁)
回到開封,趙匡胤第一時間就召見了趙光美,反倒是將蕭思溫扔到了一邊。
迫不及待地問道:“他們到底是來幹啥來了?什麼條件?”
趙光美自然是一五一十的複述,同時也提到了自己的顧慮。
趙匡胤則是皺著眉道:“調回符彥卿不成問題,他們不提,我也想讓他回來了,快八十的人了,從唐朝時就開始打仗,都打到咱們宋朝了,也該讓人家歇歇了,還讓這位老將在前線帶著,豈不顯得我大宋無人?”
聞言,趙光美沒控制住,還是給趙匡胤翻了一個白眼。
趙匡胤卻繼續道:“其實對此,我也早有預料,今歲以來,先是女人人獻馬,後是室韋部來使,遼國的北疆想來是不太安生的,你看看這個吧。”
說著,趙匡胤卻是又拿出來一封奏摺遞給了趙光美。
“這是……諜報?”
“間諜帶來的確切情報,一年之內,烏古部必然叛亂,女真部和渤海國,大機率也會相應,我推斷,室韋的其他諸部也未必就會老實了,遼國近些年內鬥太過,諸部離心的傾向已經越來越明顯了,我想,這或許才是遼國遣使示好的直接原因。”
“原來如此,自世宗皇帝北伐以來,遼國的軍力大規模集中在南部,倒是有些顧頭不顧腚了,他這是怕咱們趁他病要他命啊。”
“是啊,其實不管是戰是和,這對咱們大宋來說都是頗為難得的機會,老實說,我是傾向於和的,若是能和遼國初步建立一點戰略互信,咱們也好抽出手來,先把蜀給先平了,否則,兩面受敵,確實是太難了一些。”
趙光美也點頭道:“我也贊成先南後北,只是以遼國的國策戰略來說,就算他們會從南部撤兵,也一定會在西邊搞事,不可不防。”
趙匡胤聞言皺眉半響,沒有說話,顯然也是心中憂慮。
趙光美索性道:“對於遼國來說,其國家安全共有三條線,其一,便是盧龍、涿州防線,也即是燕雲十六州,這對於遼國來說乃是絕不退讓的戰略紅線。”
“其二,便是自幽雲,至黃河以北,遼國曆來的戰略都是在此區域內扶持親遼軍閥,石敬瑭,北漢,都是如此,以此,作為遼國的戰略縱深,同時也切實削弱咱們中原政權,不叫中原一統。”
“其第三條線,便是過黃河,至開封區域,要儘量與該區域漢人通商,交好,同時緩和與咱們大宋的關係。”
“所以大哥,遼與宋交好,切實是他們的戰略需求,但是緊隨其後,他們是一定會在北漢之後,再在黃河以北扶持一個親遼政權的,不可不防啊。”
趙匡胤皺著眉想了半天:“他還能扶誰?無非也就是……嗯……夏州李氏?”
“是,臣弟請官家,務必要收李氏兵權。”
“嗯……”趙匡胤卻是反而猶豫了,最後,搖了搖頭道:“此事,另議吧,難得有此良機,還是應該先著重於南方。”
“是。”
趙光美聞言倒是也沒有再堅持,畢竟除了他,誰也沒有長前後眼,誰又能想到,小小的一個靈州李氏,居然也會成為大宋的心腹大患,甚至透過反覆橫跳,硬生生的把兩國爭雄玩成三國鼎立呢?
再說歷史早就已經大變了,有自己在,未來還會不會有西夏恐怕還真是難說。
“用兵之事,我自然有我的分寸,論賺錢,我遠不如你,但若要論用兵,我自問還是比你強一些的,我所顧慮的,反而是他們要做的商行,他們若是也學著你搞商行,會不會因此而富國強兵,愈發難制呢?別的不說,若是這商行賺取到大量的錢財,會不會反而致使其政權變得穩定呢?老實說,若是契丹內部不內鬥,只怕其國力軍力,都將在我大宋之上啊。”
趙光美想了想道:“這商行他們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