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第2/3 頁)
事細細說了,時間一長,腰背就隱隱有些痠痛。梁老夫人趕緊上前疊了兩個隱枕給她靠著,碰了碰案上的茶盞,還是溫的,便遞了茶盞敬上。
高太后接過茶盞抿了一口,皺著眉問:&ldo;那做伶人的阮玉郎,自稱是小阮氏的哥哥?&rdo;
梁老夫人點了點頭:&ldo;臣妾唯恐此人圖謀深遠,不敢擅專。特來請娘娘示下。&rdo;
高太后沉吟片刻:&ldo;那阮玉郎多大年紀了?&rdo;
&ldo;孫女們眼拙,此人又一直扮作那青提夫人,委實看不切實。但若真是小阮氏的哥哥,至少也該三十五歲朝上了。&rdo;梁老夫人謹慎小心地答道。
高太后的茶盞碗蓋發出一聲清脆的撞擊聲。梁老夫人趕緊接過茶盞擱回案上。
高太后忽地長嘆了一口氣,不提阮玉郎一事,反而說道:&ldo;阿梁,你知道嗎?剛才官家竟然同我說想把三郎從契丹接回來。&rdo;
梁老夫人悚然一驚。
高太后苦笑道:&ldo;大郎自幼心善,你是知道的。他五歲的時候用膳嚼到沙子,自己偷偷吐出來,還囑咐隨侍之人千萬別聲張,免得有人丟了性命。&rdo;
梁老夫人微笑道:&ldo;此事史官有記載。陛下仁厚。臣妾記得。&rdo;
高太后出了神:&ldo;我生下大郎後,又有了孕。郭氏她那時還沒有孩子,待大郎極好,我一度還很感激她。&rdo;
梁老夫人垂目不語。
高太后冷笑道:&ldo;誰想她包藏禍心,溺愛大郎是為了離間我們母子之情。她為了自己的兒子,無所不用其極。大郎卻還信她敬她親近她。甚至後來‐‐唉!&rdo;她嘆了口氣接著說道:&ldo;千防萬防,人心沒法防。我像前世裡欠了大郎的債一樣,操心了幾十年,還沒完沒了。&rdo;
梁老夫人不敢接話,背後滲出密密麻麻的細汗,大禮服層層疊疊,又重又厚,此時更覺得千斤重壓在身上,只盼著太后不要再說下去了。
高太后卻繼續道:&ldo;自從郭氏病了,大郎就開始尋那些個道士回來,煉丹、修仙,幾近不擇手段。名聲、仁義都不管了,整個人瘋魔了一般。郭氏死前,他還要去見她一面,說了半夜的話。那可是他的庶母!出家修真的道姑!!他連禮法都顧不上了。郭氏一死,竟好像把他的魂也一起帶走了!當初那陳青的妹子,有些像她,他不顧名聲和門第,也要納入宮來。二十幾年過去了,他竟然心裡還牽記著郭氏這個妖孽!&rdo;
高太后聲音發抖,面露深惡痛絕之色,難掩痛心和失望。
梁老夫人看著高太后濕潤的眼眶,說不出的心痛,沒有人比她更清楚太后心裡的苦澀了。她斟酌了片刻才道:&ldo;郭太妃天人之姿,見者忘俗,宮中無人能媲美。她又一直處心積慮親近陛下。陛下年少,心地宅厚純善,感恩她幼時的照顧,憐憫她和崇王殿下,這是陛下的仁德,也是娘娘教導有方。&rdo;
高太后閉了閉眼,似乎也覺得自己方才一時激憤,有些失言。聽著梁老夫人的話,面上就露出厭棄的神色:&ldo;郭氏以色侍人,心機深沉,做了太妃還不知足!若不是她存心要害大郎身敗名裂,我又何至於逼她出家?放逐她的兒子?為了這事,定王為了此事心裡可不舒服了幾十年,我還擔了個不慈的惡名。更害得我母子失和多年!真正死有餘辜!&rdo;
梁老夫人心裡暗暗嘆了口氣,她知道當年沒有官家護著,郭太妃已經被三尺白綾絞殺,早就剩一抷黃土了。
隔了半晌,梁老夫人微微抬起眼皮:&ldo;那娘娘的意思是?&rdo;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