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第1/3 頁)
官家想了想問道:&ldo;是那年金明池救了阿予的孩子嗎?年紀小小有俠義之心,倒是不錯。&rdo;
高太后一怔:&ldo;不是,那個是孟家的九娘,也是個不錯的孩子,只可惜是孟家三房的庶女。六娘是常跟著阿梁來宮裡陪我說話的,孟存的嫡女,喚作阿嬋。&rdo;
官家想了想,問道:&ldo;五娘可知道此事?&rdo;
高太后笑著點點頭:&ldo;阿嬋呢,和五娘也投緣。雖說五娘沒有親生的孩子,但畢竟是正經的婆婆。將來她們婆媳相處,必然也融洽得很。&rdo;
官家就道:&ldo;既然娘娘和五娘都說好,想必是個好孩子。有勞娘娘費心了。&rdo;他看著太后面容上細碎的皺紋,伸手握住太后的手,含淚道:&ldo;都是兒子的錯,讓娘娘這般操心了幾十年。連孫媳婦恐怕都要請娘娘親自教導。等我身子好了,就宣召那孩子進宮來,讓我也見上一見。&rdo;
高太后反握住官家的手,垂淚道:&ldo;你能明白我的苦心就好了。我還有幾年可活呢?若是能把這些事都定了,我也走得安心,好去見你爹爹和趙家列祖列宗。&rdo;
官家聽了這話,揪心之至,想著母親從做皇后開始,不知道為自己操了多少心,更是潸然淚下。
高太后哭了會兒,拭了淚:&ldo;等你見過那孩子就放心了。年底五娘正好要放一些到了年紀的女史宮女出宮。待明年開了春,讓禮部選上百來號人,將那孩子選進來,放在我身邊。我替你們好好教導她幾年。五郎六郎年紀還小,過兩三年定下太子之位以後,再成親也不遲。&rdo;
官家看著太后。心想不管如何,他要說的幾件事,總算立儲一事太后這裡算是說通了,於是點了點頭合上了眼休憩。
※
慈寧殿的偏殿裡,秦供奉官看著按品級大妝的梁老夫人笑問:&ldo;怎麼忽地上摺子了?過些日子立秋,娘娘還給六娘子留著不少楸葉,等她來剪花樣呢。&rdo;
梁老夫人笑道:&ldo;官家不適。娘娘聽政,一定倍加辛勞。前些時原本就想進宮問安的,怕耽擱了娘娘休息,沒敢來。等立秋再帶六娘來,好好地陪娘娘說說話。對了‐‐&rdo;
秦供奉官趕緊彎腰湊近了來。
梁老夫人輕聲問道:&ldo;瑤華宮的那一位,去世前可有留下什麼話?&rdo;
秦供奉官一個哆嗦,趕緊壓低了聲音說:&ldo;我的老姐姐,你可真敢問啊!&rdo;他看了看不遠處靜立的宮女們,湊到老夫人耳邊低聲道:&ldo;官家去見過那位,只知道兩人說了小半夜的話,但說些什麼,連娘娘都不知道。&rdo;
梁老夫人只覺得背上一寒。
女史進來通傳,請梁老夫人移步正殿。
梁老夫人行過跪拜大禮。高太后讓她在下首的繡墩上坐了:&ldo;怎麼了?好些日子了,你也不帶阿嬋來看我。&rdo;
梁老夫人又起身跪了下去:&ldo;臣妾管教不當,特來請罪。&rdo;
高太后一愣,讓女史扶她起來:&ldo;這是發生什麼事了?&rdo;
梁老夫人看看左右。高太后揮手摒退眾人。
正殿大門緩緩關了起來,只餘檀香味飄了出來。
秦供奉官緩步在正殿門口踱來踱去。上一回慈寧殿正殿緊閉,還是二十五前的事。門一開,那郭太妃就成了郭真人,年方九歲的崇王趙瑜就被送去了契丹做質子。
這次開門以後,不知道輪到誰會倒黴。
※
慈寧殿中靜悄悄的。高太后坐在塌上,聽梁老夫人將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