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第2/3 頁)
沒事,天下太平,就是咱們長房二房,也不敢有攀附太尉府的心,太初那樣的,可是官家一直看中想要下降公主的人兒。&rdo;
老夫人垂目猶豫了片刻:&ldo;想多錯多,如今也顧不上這些了。陳家都敢求,難道我孟家還不敢給?老三家的,節後你就告訴陳家,讓她遞糙帖子來吧,我來和青玉堂說一聲。&rdo;
程氏心裡不知道是喜還是悲,這太尉親家八字算有了一撇,可自己的心肝還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還有個燙手的山芋,青玉堂也不知道要插手到幾時。
老夫人也看出她的憂心,提醒她道:&ldo;阿嫻的事,你索性最後知會一下青玉堂,她們再不定下來,那你就替她定一門說得過去的親事。只是不可聲張。外院來趕考的貢生,也讓老二替你們看一看有沒有身家清白家底殷實的。倒是阿姍,我看著這孩子心大,你好好和她說說。若是能嫁到你表哥蘇家,親上加親,也是件美事。&rdo;
程氏尷尬地低了頭:&ldo;我倒是早就和姑母提了,只是阿昉‐‐&rdo;
老夫人氣笑了:&ldo;你倒比阿姍心還大!蘇昉是什麼人?可比陳太初遜色?蘇瞻又是什麼人?可會讓唯一的嫡子娶你的女兒!你眼睛看遠一點!你就一個表哥不成!你二表哥蘇矚可是有兩個兒子的!如今都在白鹿書院讀書,明年大比,今年年底都要回京,你抓著哪個不好?&rdo;
程氏茅塞頓開,笑道:&ldo;是媳婦糊塗了!&rdo;
老夫人這才轉向呂氏:&ldo;太后娘娘如果有意,多半是相中了阿嬋。如今趁著旨意沒下,你在孃家弟兄裡好好選一個孩子,表兄表妹的,他們小時候也常來往,你和孃家人也一貫親近,只要下了定,這皇家也不好拆人姻緣。&rdo;
呂氏這才稍稍放下一顆心來。她原本是看不上孃家那些侄子的,全都是讀書人,就算考到了功名,等一個官職等上一兩年也是常見的事。一甲二甲的天子門生,也得從八品官熬起,外放到那些苦寒之地。她哪裡捨得六娘去吃那種苦!女兒生下來就在翠微堂養著,她也沒多少時間和女兒親近,日後嫁在身邊,她還能常常見到。只是呂氏自己也明白老夫人所言非虛,和入宮比起來,現在這些孃家侄子瞬間都鍍了一層金,閃閃發光起來。
子時一到,孟府外院沸騰起來,四扇黑漆大門大敞,紅色燈籠上的黑色&ldo;納&rdo;字清清楚楚,高掛門上,納民告示和條例貼在了貼春帖子一邊的空處。負責登記災民姓名,發放各色絲帶的外院管事們在門內左邊的一溜大傘下安坐著,旁邊雨具、茶水一應俱全。接應女眷孩童的內宅管事娘子們帶著人坐在右邊的一排大傘下。翰林巷裡穿著蓑衣提著茶水挑子往返各家問候的街坊見了,木屐踏得吱吱響,在深夜大雨中喊了起來:&ldo;孟府開門納民‐‐孟府開門納民了‐‐&rdo;
族裡從各家收集的吃食、熱水、乾淨舊衣裳,陸陸續續地從甜水巷運了過來,翰林巷一些房屋坍塌的人家,也被牛車送了過來安置。更有不少熱心的娘子們也跟車過來,準備留下搭一把手。
汴京城依舊在大暴雨中苦苦掙扎,內城各處,卻不斷傳來了某某家開門納民的呼喊聲,開封府的衙役們忙著四處檢查低窪處的民房,運送傷了的百姓。各大醫館藥房,也都敞開了大門,燈火通明,往開門納民的人家和相國寺送藥去的藥僮們,在雨中提著燈籠往返穿梭。
內城禁軍的兵馬舉著火把,在鄭門梁門新門之間,挨家挨戶地搜尋。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