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如果你想透過擴張來發展自己。那麼請你先學會收斂。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消亡。有的時候,你想增高就必須先把自己降低。想要取得,就必須先做到給於。
《三十六計》裡有一計是這樣說的。暗渡陳倉:“示之以動,利其靜而有主,益動而巽。”
別人說話的時候,是動的,那麼自己就要沉默。研究他語言的漏洞。此乃“勢”的問題。可以是劣勢,可以是天時地力,也可以是人勢。所以善戰者的人,求之於勢,而不依附於人。
兵家雲:“任勢者,其戰人也,如轉木石。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形則深間不能窺,智者不能謀。因形而措勝於眾,眾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故其戰勝不復,而應形於無窮。”
那麼人和之勢如何去理解呢?然而我們都知道兵之道,在於人和,人和則不勸而自戰矣。
如果你想要想清楚這個問題,不妨看看呂不韋是怎麼從一個商人變成一個國家的宰相的。說的通俗一點,秦始皇的爸爸當年被困在外地當人質,呂不韋路過時發現了這個絕好的商機。於是乎,腦際極好的呂不韋看準商機,不但投資給贏政他爸爸財力物力,最後還把自己的老婆也陪了進去。好在沒有陪了夫人又折兵。最後還是做了宰相。
姓呂的聰明的隨了這個勢,然後當了宰相以後,把李斯送去給贏政當老師。李斯想了想,贏政卻有過人之處,將來必定能統一六國。李斯隨後也有一番作為。但勾心鬥角之事再所難免。我們很多時候要像這些人學學,看看人家是怎麼看問題的。
三講“貌合神離”
君臣之間的上下級關係,有的時候貌合神離。
看似好的,其實未必真的好;表面上不好,其實也未必是真的不好!所以看問題要看本質,抓事情要抓重點。一切要用智慧和謀略。
正所謂人之初,性本善。道德,友情,金錢,美人等謀略,歸其根本是一種想要控制別人的計謀方式。但人與人之間關係是複雜的,只有人心是複雜的,不為人所能控制的。有人不是常說:“知人知面不知心嗎?”
我們生存在這個社會中,不能隨心所欲的生活。太多的侷限性,有的時候其實也是一種悲哀。
兵家雲:“內,晉見言辭,名曰說客,楗乃謀略。”
說客應是沉穩的人。他的謀略應循序漸進。在心裡掂量得失明白大意分寸。當合二為一時才去實施。實施的時候又能合乎時宜。隨機應變。最高的謀略乃是:“靜觀其變。“以不變應萬變。說客要察言觀色。重大局輕小利。
觀察要知道對方的用意。有不合乎時宜的,就算得到了,計謀也不能成功。
成事要合乎天時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要多想,要善於發現。當一切合乎時宜,就能成成功。成功則要做到知己知彼,否則只能失敗。成功的人,會用計謀和言語去遊說,一步一步由表及裡。但一定要符合時宜。加之突如其來的環境突然變化,只有一計---三十六計,走為上。
四言:“遠交近攻,查缺補漏。”
兵家雲:“遠交近攻:形禁勢格,利從近取,害以遠隔。上火下澤。”
事物是發展的,漸進的。如此說法自有其中的道理。你身邊,常有小的禍患存在。而你卻不易察覺。總是到了事情的危難關頭,你才想到求救。成功者知道用什麼樣的方法控制局勢發展,能根據其中的變化審時度勢,出謀劃策。我們常講,未雨綢繆,我們之所以失敗。常常是因為一點小事。而小事經過長時間的積累,也能演變成很大的事情。防患未然源於細微的查缺補漏。
亂世出英雄,天下局面混亂,如果沒有英明的領導者,大臣不能盡忠,那麼小人就會用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