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故事.緣由.動因(3)(第2/5 頁)
當然,一個可科學的模式是要有合理的退出機制的,除了當約定好的股份溢價轉讓外,作為專案的前期投資運營商,透過協調磋商,開發區也為淮商集團預留了三瓜公社137畝土地,作為退出平衡機制……如此一來,三瓜模式就徹底形成了閉環,具備了大面積複製的可能性。
總之,憑藉這種“地方主管單位+企業”、“企業+農民”、“網際網路+三農”的複合型模式,三瓜公社迎來了自己最輝煌的時刻,不但被合肥宣傳為自己的城市名片之一,而且也讓全國各地原本有些萎靡的建設特色小鎮的風潮,再度復甦起來,並且紛紛有樣學樣地藉助網際網路,進入特色小鎮20時代(有些地方叫做xx特色產業園或者xx產業電商孵化基地)。
好吧,一切看起來都如此美好,彷彿所有的事情都在朝著一個積極健康的方向有序的發展。
可是在那條架空的時間線中,到了2023年,也就是三瓜公社成立八週年之際,這個耗費巨資打造的專案不但沒有完成股權轉讓和退出環節,反而迎來一波接一波的劇變。
,!
2023年11月13日,三瓜公社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釋出了文章,文章稱三瓜公社的專案出現經營困難,合肥這張城市名片得了重症;
12月3日,三瓜公社再次發文,稱已被安巢經開區銷戶,字裡行間全都是在為自己的遭遇鳴不平,並呼籲社會各界關注此事。
這麼一個鄉鎮振興先行先試的樣板,
這麼一個城鄉融合發展的新支點,
這麼一個被組織上重點表揚和推薦的特色小鎮;
這麼一張耀眼的城市名片,
似乎一夜之間從雲端掉跌落到了谷底……
………………
楊默還在那鋪墊情緒,趙老就忍不住打斷了他:“啥?被銷戶了!?小子,你給我把話說清楚,這麼好好的一個專案,怎麼就被銷戶了!?”
也不怪以趙老的年紀和地位還如同一個小年輕一樣沉不住氣。
作為一個爬過雪山,淌過草地,出生入死過無數戰場的老紅軍,後世活的越發精緻的年輕人是很難理解他們的家國情懷和階級情懷的。
正是因為親眼目睹並且經歷過建國之前農村地區的種種悲苦與不堪,諸如趙老這一輩人中的大多數,對於讓農村基層的那些百姓能過上好日子這種事,才有著一種外人無法理解的堅持。
用後世網路上的那句話來說,正是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才總想著給別人撐把傘;正是因為知道絕大部分基層農村的百姓有麼多不容易,所以才不願意放棄任何一個可以讓這些莊稼漢過上好日子的機會。
這其實才是趙老明明跟楊默沒有什麼直接意義上的統屬關係,甚至諸如產權金融化交易等模式其實在當下是有些踩線的,但卻依然願意明裡暗裡給予這個年輕人許多支援的原因。
無它,楊默這三年來乾的事情,大部分都是在直接或者間接地幫著德州蘭陵兩地的農村基層改善經濟狀況;而這些地區農村基層肉眼可見的經濟發展,也當得起趙老對這個年輕人的無私支援。
所以,當楊默之前講出那兩個故事之後,察覺出這其中深意的趙老,一方面將島國在故事裡遭遇到的重挫深深引以為戒,另一方面卻也為這個年輕人在故事裡所“假設”的強村公司模式感到無比的歡喜。
很簡單,只要將楊默之前所做的種種稍微梳理一下,就會發現他的做法跟故事裡的強村公司模式有著高度相似之處,一樣的以集體經濟作為突破口,一樣的在初期藉助國企系統和行政系統餵飯吃,一樣的將產業重心環節和流通環節向基層轉移。
所以在趙老看來,強存公司就是一劑靈丹妙藥,一劑可以在不嚴重增加國家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