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名為“起靈”(二)(第3/6 頁)
氣都壓榨殆盡。
沿途的峭壁上,懸掛著一條條長長的冰稜,它們尖銳而鋒利,在日光的折射下閃爍著冷冽刺骨的寒光,彷彿是大自然這位冷酷的守衛精心佈下的尖銳屏障,隨時準備給敢於冒犯的人致命一擊。偶爾有冰塊從峭壁上墜落,砸在山路上,發出清脆的聲響,在空曠的山谷中迴盪,更增添了幾分緊張與肅殺的氛圍。
年輕漢子全然不顧這艱難險阻,他的心中只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抵達心中的聖地。他一步一叩拜,每一次跪地,膝蓋與冰冷堅硬的山石碰撞,都發出沉悶的聲響。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膝蓋早已不堪重負,磨破的褲子下,滲出血跡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在潔白的雪面上暈染出一朵朵觸目驚心的紅梅。然而,他的眼神卻愈發明亮,那是一種抵達聖地前的欣慰與虔誠,一種超脫了肉體痛苦的精神滿足,彷彿所有的苦難在這一刻都變得微不足道。
經過漫長的跋涉,大約耗費了一上午的時間,漢子終於來到了寺廟門口。他緩緩直起身子,望著眼前這座神聖的廟宇,眼中滿是敬畏與感激。
這座屹立在雪山之巔的寺廟,宛如一座承載著千年信仰的古老豐碑,它靜靜地俯瞰著世間的滄桑變遷。寺廟整體由古樸厚重的石塊堆砌而成,這些石塊歷經歲月的風霜,石面上刻滿了深深淺淺的痕跡,每一道紋路都像是一部部無言的史書,默默地訴說著過往的故事。從寺廟建成之初的艱辛,到無數信徒在此虔誠祈願的場景,都彷彿在這些紋路中一一浮現。
寺廟的飛簷高高翹起,恰似蒼鷹振翅欲飛,那靈動的姿態為這座莊嚴的建築增添了幾分生氣。簷角懸掛著小巧玲瓏的銅鈴,每當凜冽的山風呼嘯而過,銅鈴便相互碰撞,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這聲音在空曠的雪山間迴盪,彷彿是在向天地傳達著神秘而古老的佛音,讓每一個聽到的人都不禁心生敬畏。
寺門前,兩尊巨大的石獅子威風凜凜地蹲守著,它們身軀龐大,肌肉緊繃,彷彿隨時準備起身扞衛這方神聖的淨土。它們的眼神莊重而肅穆,凝視著遠方,見證了無數信徒的來來往往,也守護著寺廟的安寧與祥和。
寺廟的紅牆在皚皚白雪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醒目,那鮮豔的紅色就像是在潔白畫布上燃燒的火焰,給這一片冰冷死寂的雪山增添了幾分莊嚴與神秘的氣息。紅牆之上,偶爾飄落的雪花輕輕附著,形成了一幅幅自然而又美妙的畫面,宛如一場神聖與純潔的交融。
此時,正在禪房中閉目修行的空冥上師,似有所感,緩緩睜開雙眼。他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溫和的笑意,輕聲吩咐寺裡的執事:“有緣人已至,將他迎進來吧。” 空冥上師的徒弟扎巴早已心領神會,身著一襲素色僧袍,靜靜地等候在禪房門前。他神色溫和,眉眼間透著慈悲與寧靜,雙手合十,微微欠身,做了一個請的手勢,用輕柔而又謙遜的聲音說道:“施主,上師已等候多時,請隨我來。”
年輕漢子懷著滿心的虔誠與期許,腳步不自覺地放得極輕,緊緊跟在被稱作“扎巴”的修行者身後,緩緩踏入禪房。這扎巴身著質樸的僧袍,步伐沉穩,一舉一動都透著對佛法的尊崇。吳邪和陳墨交換了一個眼神,彼此心領神會,也小心翼翼地抬腿跟上。扎巴似有所察覺,不經意間朝著他們的方向迅速瞥了一眼,然而他的神色沒有絲毫變化,仿若早已對這種無形的跟隨習以為常,只是神色平靜地繼續引領眾人向禪房的更深處走去。
踏入禪房,一股濃郁而醇厚的檀香味撲面而來,那香味幽遠綿長,瞬間安撫了眾人略顯緊張的神經。淡金色的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的縫隙,絲絲縷縷地傾灑在地上,交織出一片片斑駁陸離的光影,宛如一幅天然的光影畫卷。在禪房的正中央,一尊製作精美的鎏金佛像端然而坐,佛像通體閃耀著柔和而溫暖的光暈。其眉眼低垂,雙眸微闔,神色間滿是慈悲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