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第2/3 頁)
說楚國地大人稀,都城太小而百姓缺乏歸屬感。因此,首先要提高百姓的幸福指數,讓他們愛這個國家,其次要吸引外來移民。
&ldo;近者說,遠者來。&rdo;在世界現代史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譬如美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都是這樣。
要讓遠者來,最關鍵的是近者說。如果百姓的幸福指數很低,誰還會來?
孔子的話不錯,可是缺乏具體的辦法。
【現實解說】目標都是宏偉的,具體辦法沒一條。
511(1318)
葉公語孔子曰:&ldo;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rdo;孔子曰:&ldo;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rdo;
【譯文】葉公告訴孔子說:&ldo;我的家鄉有個正直的人,他的父親偷了人家的羊,他告發了父親。&rdo;孔子說:&ldo;我家鄉的正直的人和你講的正直人不一樣:父親為兒子隱瞞,兒子為父親隱瞞。正直就在其中了。&rdo;
【解析】葉公對孔子的治國理論並不感興趣,這實際上是雙方在爭論,或者說是葉公在委婉表達自己對孔子理念的不認同。兩人對正直的不同理解,反映了兩種文化的區別。相比較,魯國文化更注重親情。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因為這是孔子所說的,這在後來很長一段的司法實踐中被認為是合法的。從人性的角度說,這是有道理的。隱,是隱瞞的意思,就是不告發不作證,不等於要幹預司法徇私枉法。
不過孔子的司法理念在當時是過時的,從歷史記載來看,除了魯國,沒有哪個國家推崇父子相隱。
【現實解說】魯國的文化是親情高於法律,所以涉及到親情的官司,都儘量避免。魯國司法文化再經過後來的發酵,就滋生了徇私枉法、裙帶串通等等司法腐敗,能不亡國嗎?
512(719)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ldo;汝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rdo;
【譯文】葉公向子路問孔子是個什麼樣的人,子路沒有回答。孔子(對子路)說:&ldo;你為什麼不樣說,他這個人,發憤用功,連吃飯都忘了,快樂得把一切憂慮都忘了,連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等等。&rdo;
【解析】葉公是個很紳士的人,因此希望從側面瞭解孔子,看他是不是還有什麼想要表達的。可是子路不夠聰明,或者說很擔心回答得不好,因此沒有回答。孔子則很失望,責怪子路沒有為自己吹捧。從另一方面說,葉公並沒有為孔子牽線的想法,之所以很多事情不當面問孔子,是希望孔子識趣一點,自己離開。
其實這個時候,子路說什麼都已經不重要了。
在這一點上,子路遠不如子貢,子貢有一整套的說辭。
【現實解說】企業文化很重要,對本企業的描述,對領導的描述,都應該要求員工默記在心,一旦說起,要滔滔不絕,讚不絕口而且令人信服。因此,平時要注意培訓。
513(185)★★★★★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ldo;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rdo;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避之,不得與之言。
【譯文】一個楚國憤青唱著歌從孔子的車旁走過,他唱道:&ldo;鳳凰啊,鳳凰啊,你的德運怎麼這麼衰呢?過去的已經無可挽回,未來的還來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執政者危乎其危!&rdo;孔子下車,想同他談談,他卻趕快避開,孔子沒能和他交談。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