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認識毒與藥:“毒”的兩面性在中國傳統藥學中如何體現?(第1/6 頁)
新京報
2024-9-2220:32北京新京報官方賬號
重新認識毒與藥:“毒”的兩面性在中國傳統藥學中如何體現?
聽全文
約27分鐘
15人聽過
“毒”是中國傳統藥學中的一個核心概念。在中國醫學的形成期,“毒”的意涵比現在它所承載的負面意思更復雜。漢代的字書中出現了該字的一個重要釋義“厚”,它暗示力量、厚重和豐足,此解釋引申出廣泛的含義。其他中國早期文獻中的“毒”也呈現多樣意涵,從有效的治理到“德”畜養萬物的力量,從猛烈的藥物到致命的毒物。“毒”還被用來比喻刺耳卻有建設性的言語。總而言之,“毒”的兩面性就在於它既可能帶來益處,又可能造成危害。
“毒”的兩面性在中國早期的本草著作中得到了鮮明的體現。它指向猛烈的藥力,藥物的治癒力正是由此而來。《神農本草經》裡建立的三品分類法把“毒”作為藥物分類的主要標準。有毒藥物因其猛烈而具有治病的價值,但也正因其猛烈而可能使人生病甚至死亡。因此,使用毒藥的藝術就是在不損害生命活力的前提下有力地祛除疾病。六朝時期的本草著作,例如陶弘景的《本草經集註》,更詳細地描述了這些猛藥。它們遍佈於礦物、植物、動物和食物類藥物,並被賦予廣泛的醫療用途。到6世紀,中國傳統藥學已確立毒藥在治療中的關鍵作用。
本文選自《以毒為藥:古代中國的醫療、文化與政治》,較原文有刪節修改。已獲得出版社授權刊發。
《以毒為藥:古代中國的醫療、文化與政治》,劉焱 著,朱慧穎 譯,光啟書局2024年7月版。
漢代的《史記》講述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將言語和藥物相比較,發人深省。它說的是,後來成為漢朝開國皇帝的劉邦在京城打敗秦軍後,被奢華的秦宮引誘,想住在那裡。他手下的將領樊噲想勸他改變主意,但劉邦不聽。這時,謀士張良進一步責備劉邦沉湎於勝利的喜悅,認為這隻會重蹈秦國的覆轍。張良讓劉邦聽從樊噲的警告,因為“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藥苦口利於病”,最後,劉邦採納了張良的建議。故事的意思很清楚:難聽的話和猛藥相似,讓人難以接受,但最終還是會使人受益。
張良的這句話如今在中國家喻戶曉,但是“毒藥”已被替換成了“良藥”。這個更替很能說明問題,表明“毒”的意涵在歷史上經歷了變化。今天,“毒”是英文單詞“poin”在漢語中的標準對應字。和“poin”一樣,“毒”這個字也讓人聯想到危險、傷害、陰謀。但是,“毒”在歷史上並不總是指向負面事物,它還有各種不同乃至相反的含義。這個字出現在古代中國各種醫學、哲學和制度文字中,雖然在這些早期的文字中確實能看到“毒”的負面意涵,但它也能指君王的優秀品行或者猛烈的藥物。“毒”的這種正面意涵在上面的故事中顯而易見,它指向藥物的力量,這種力量是它們能治療疾病的關鍵。這個“猛烈”的概念,即其不僅可以作為毒物害人,而且可以作為藥物治病的能力,是古代中國藥物治療的核心。因此,中國的醫者採用大量被認為有毒的物質,並巧妙地用它們來治病。我們要理解中國傳統藥學,就必須掌握“毒”的兩面性。
這一將毒藥用於醫學的重要傳統起源於中國藥學的形成期,即漢代至六朝時期。在此時期,各種礦物類、動物類,尤其是草木類強勁物質被納入藥用的範疇。在漢代,“毒”成為藥物分類的基準,漢代的藥學著作按照毒性將藥物分成三品,認為有毒的藥物可以治療疾病,這是一個貫穿於整個帝制時代的治療原則。六朝時期,中國傳統藥學蓬勃發展,對毒藥的指定、鑑別與使用有更詳細的說明。至6世紀,“毒”在中國已成為界定藥物、指導治療的核心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