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留下的課業老實習之。晾曬的藥材,也要及時檢視。我不在之時,不得私自進山採藥,只在家中熟悉藥性。我回來後,將一一考校。”
童子們紛紛稱命後,就各自回家。
這時李賀對陸華龍言道:“你去路口迎下我大哥,這會怕是到了。他買回不少傢什,你去幫他一下。”
經過這些日子的相處,李家人都知道這個書童力大無窮,拿些傢什實算不上什麼。當即都不以為意。
果然,沒過一會,陸華龍就肩背手提各色傢什,協同李大郎進家來了。
竇氏迎上前為丈夫接下東西,悄悄地耳語了小叔子即將赴洛陽一事。
李大郎聽後大喜過望,笑道:“我今早出門時,就見喜鵲在樹頭上喳喳直叫,可不是有喜事臨門了。”
不料李賀卻淡然道:“我只是去了下韓公夙願。科舉一事,仍是鏡花水月。大哥不可期許過望。”
李大郎可不似李賀這麼消極。只要二弟肯去參加科舉,登科及第那是指日可待的。
李賀看著家人都面帶希翼,不由心裡苦笑。為了滿足韓公期許,家人的希望。說不得得去長安一趟。儘管結果不會如家人所期,但看看洛陽和長安的藥市,瞭解些市價行情,也算是不虛此行。
當晚,李賀把配置好的草藥交給嫂子,叮囑道:“這藥每天按時煎服,早晚各一劑。平時儘量別碰涼水。”
竇氏紅著臉答應下來,鄭老太太母女都笑中帶著深意。只有李大郎還茫然不解,以為自己婆娘身體不妥。還連連追問。
鄭老太太問起李賀何時啟程,李賀算了下,笑道:“四更出發即可,孃親不必掛心。”
這一夜,老太太房裡油燈一直未滅。到三更天過後不久,老太太就敲響了李賀的房門。
待吃過母親親手做的早飯後,在濃濃的夜幕下,斜月西沉之際。李賀和陸華龍下山後,向東北疾馳而去。
輕霧籠罩的林間,一個白衣麗人望著倏忽而過的身影,凝神細思起來。漸漸地,面露微笑,看了一眼山上的村落,又消失在輕霧中
第十六章 相見
韓愈調任河南令還不足一個月,今日正逢河南府官員休沐。昨晚在晚飯時,他派去的人回來了。並沒有如他所期,將李賀請過來。但楊敬之信誓旦旦地說李賀明早必到。韓愈心下疑惑,今日一早用過早飯後,就在正堂品茗等人。
楊敬之也心中忐忑,一早就來到韓府。高管事昨夜見老爺臉色不愉,更是一早就守在門口,當起了看門人。楊敬之拜見了恩師後,剛坐下喝了一口茶。就見高管事一臉雀躍地奔進來。
“老爺,李相公到了。”
韓愈抬眼望去,就見李賀一襲青衫,面如瑩玉。步履輕緩地帶一墨衣小童,跟在高管事身後進入正堂。李賀面含微笑,在韓愈身子未起之際,就長揖到地。
語氣真摯道:“長吉何德何能,勞韓公一再掛牽。每思及此,長吉倍感慚愧。今日登門,只為當面叩謝前輩提攜之恩。實不知用何言語表述,只有以長路跋涉來表達心中感激。望韓公受長吉一禮。”
韓愈已經站起來的身子,在李賀至誠懇切的話聲中,又坐了下來。等李賀行完參拜前輩之大禮,方始起身將李賀攙起。
“長吉何需如此。我們雖輩分有差,實為忘年之交。退之為你奔走,是友情使然。更是不願見你明珠暗投,埋沒於民間。你能前來,我心甚慰。”
說著打量起李賀來,見他神采明潤,五官舒朗,連以前兩眉相連之處,也已經自然分開。
不禁驚道:“兩年未見,長吉樣貌大變。要是他處相遇,我怕認不出來了。真是奇了。”說著請李賀入座。
待下人奉上茶來,李賀喝了一口,方笑道:“相由心生,以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