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草寇與冠軍(六十六)(第1/2 頁)
執行程式是整個司法程式的最後一個環節,是真正實現公平、維護申請執行人權益以及法律的權威的重要程式,是人民群眾對司法公正的最直接的感受。而“執行難”已經成為一個無法忽視的社會問題。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周強院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報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時明確提出:“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問題。”這一發言,引起了社會的廣泛共鳴。自最高人民法院作出部署後,我國的法院已經和三千多家銀行、公安、交通、證券等單位實現聯網,以便於查控被執行人的財產。目前,全國各級法院廣大幹警都在以必勝的決心,堅持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確保打贏“基本解決執行難”這場硬仗。執行難是指判決、裁定、仲裁裁決、調解書等執行依據生效後,被執行人本身具有履行還款義務的能力,但因種種原因無法執行到位的情形。法院執行難已經成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執行難”也要和“執行不能”相區分。執行不能是指在案件的執行過程中,人民法院已經窮盡各種查控手段,並對被執行人採取限制高消費、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壓縮被執行人的活動空間後,仍不能執行到位的案件。
劇集一開篇,便以一起重大且難以執行的案件為故事主線,錯綜複雜的線索和人物,一下子便提起觀眾們的興趣。其中,情節所涉及到的政、商、百姓、法官,以及執法精英們,在面對在社會層面都影響巨大的經濟案件時,所展現出的各種言行和表現,也頗具現實感。特別是劇情中講述的明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執行法官在遭遇一起重大經濟案件的執行困難時,毫不隱諱地將諸多社會現實帶入其中。令觀者共鳴不斷的同時,感嘆創作者的用心和勇氣。 更感嘆現實主義題材於近些年高調回歸大眾視野的可喜現實。事實上,基於最高人民法院於2016年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提出的“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的大會主題,也成為這部《執行利劍》“向執行難全面宣戰”的創作源動力。其現實又系統地反映人民法院執行工作的日常更成為無數百姓和觀眾關注的焦點。觀看了《執行利劍》後我們不禁感嘆,執行法官最怕什麼?是打擊報復嗎?是栽贓陷害嗎?是無論什麼時間都需要接聽電話嗎?是舊案子沒有結,新案子又源源不斷湧來的壓力嗎?不,這些都不是!執行法官最怕的就是申請人的不理解。 片中執行法官帶著申請人一起找到被執行人,見到了他們的苦難,最感人的一幕出現了,被執行人的小兒子站了出來,當場表示願意替父母承擔債務,申請人深受感動,放棄了申請。 可是演員畢竟不是法官啊。執行法官左琳說了句,最近不忙,就是些涉民生小案。真正的法官絕對是不會這樣說的,群眾利益無小事。小案的標準是標的小還是影響力小。難道執行法官都只是為了辦大案子,擴大影響嗎?演員沒有深入生活,她怎能理解一線的執行幹警的苦與樂。執行法官,他們沒有華麗的語言,只有日復一日的默默奉獻。他們積極進取,用青春和熱血譜寫天平的讚歌,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透過《執行利劍》我們會發現,有關案件的執行問題,不僅僅是明面上的罰款、獲罪,更多的是在暗湧慫動的幕後,那驚心動魄的鬥爭。從劇中可見,被執行方為了逃避處罰,無所不用其極,透過隱匿、轉移財產,甚至採取誘騙法官等卑劣手段拒不履行,給人民法院的執行法官和執行幹警增加了極大的困難。這些部分,在劇中都有很多的展示,比如明山集團的股權操作、惡意收購、肆意篡改賬目等等,為達其目的所用之手段突破了我們的想象。劇中除了作為故事主線的“明山系”商業案件,還穿插了許多老百姓身邊會發生的實實在在的小案件。比如處理“白血病兒童遺棄案”“大學生欠款不還案”,以及“煤場拖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