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春秋晉國六族 > 第239章 晉伐秦麻隧之役(3)

第239章 晉伐秦麻隧之役(3)(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行屍走肉:我在末世賣軍火當老六後主劉禪:從救關羽開始大夏鎮遠侯我都皇叔了,叫劉備聲大哥怎麼了大秦:我說我不當宰相,扶蘇非要封我為王!當火影與崩鐵碰撞,期待這個故事動盪的大元貞觀六年遇見三歲小公主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三國:開局娶了大喬影視反派:從流金楊柯開始斬神:開局五靈威力變成鐵拳虎精靈:超能覺醒,兩百倍努力成王來自羅馬的異夢超神:穿越者日記,開局打飛劉闖征服者在清朝三國:布衣趙武征途記綜穿之所願皆安改嫁你愛的小將,我退婚你哭什麼裝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

這便是春秋時期鼎鼎大名的外交文書《絕秦書》,當然,原話要簡練得多。古人用字十分精練,不象我們翻譯成白話文後如此長篇大論。

但對於當時來講,這個篇幅也確實是一長篇大論之作,作者為魏犨之孫魏相。

概括之,這一篇為討伐秦國而作的討秦檄文,是一篇徹頭徹尾的歪曲事實、顛倒黑白、東拼西湊、無中生有、大言不慚、極盡詆譭、混淆是非、指鹿為馬、恬不知恥、極不要臉的一篇文章!

所以,當魏相把這篇文章呈現給中軍將欒書看時,欒書差點連剛喝到嘴裡的茶水都笑噴了出來。

晉厲公閱讀到一半,就笑得上氣不接下氣,然後命令:“發出去吧,就氣死你們秦國佬。”

秦桓公收到這篇長文後,看了第一段,一言不發,直接扔進了火爐裡。

對晉國,秦桓公他從來不抱以任何幻想,不想跟晉國講什麼道義。

也許,老秦人自秦穆公時代開始,便在內心深處種下了對晉國的深仇大恨。

這種仇恨,隨著時間的推移,曾經在秦康公時代被淡忘過,結果又聽信了晉國人的哄,說什麼擁立公子雍回國即晉國國君之位。

夢想著融入中原的秦康公,可以想象當時是多麼興奮。但就在令狐,多少秦國青壯將士被晉軍突襲而死於非命?

天將降大任於秦國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也許秦國是令人同情的,秦國好不容易平定了西戎,做夢都想著東進中原,那裡才是富庶之地,才是國家發展的方向。

但一個超級大國晉國橫亙在黃河東面,秦國努力了數代、花了近百年,就是無法跨過去。

但也許秦國是幸運的!

因為,同樣有一個原本與秦國相差無幾的大國,他們本來有著自己特色的血性,國力迅速強大起來。

但他們不斷融入中原,將中原那一套禮儀之類的東西照搬照用,結果,國力強大了,但軍力卻弱化了。

那就是楚國。

楚國在楚武王、楚文王、楚成王、楚穆王、楚莊王時代,那是指哪打哪,天下諸侯哪個不服?

但後來呢?

楚國後來難以恢復曾經的光榮!甚至在後來差點被吳國所滅,可能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那就是楚國太講周禮了!

周禮是好東西,但在春秋江湖,隨著時代不斷向前發展,周禮已經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了。

楚國與吳國的柏舉之戰,楚國大敗後認為,敗就是敗了,那就將殘軍撤回國。

然後,大不了與吳國簽訂盟約,給吳國一些好處,順著吳國的意思,把淮水流域便讓給你吳國就是。

但楚國哪會料到,吳國完全不顧周禮,於柏舉戰勝了楚軍後,長驅直入郢都,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這哪是講周禮的文明行為?

可以說,到了春秋後期,如果誰還死守著禮義,那誰就先走向滅亡!

春秋後期的吳國、越國等東南邊陲諸侯國之所以迅速強大並稱霸春秋江湖,那就是他們完全改變了戰爭目的!

戰爭的目的,不再是打得你服服帖帖為止就行,而是消滅你的有生力量、亡滅你的國家!

從春秋歷史發展的情況來看,晉國之所以能夠在短短几十年間實現迅速強大,就是基本不遵周禮!

所以,晉軍才會有什麼以埋伏突襲為戰術的崤山之戰、以各種詭計相結合為戰術的城濮之戰、以突然襲擊為戰術的令狐之戰等等。

如果用周禮來約束戰爭,那便得如宋襄公那樣,完全的貴族戰爭!

但事實證明,凡是一直堅持著貴族戰爭的諸侯國,勢必將被歷史所拋棄。

不信?那熬到戰國時期去看看吧。

目錄
四合院這個瞎子有異能朕讓你監軍,你反手滅了六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