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第1/2 頁)
七十年代初,為了應對這種猖獗的現代恐怖主義活動,聯合國成立了專門的&ldo;反恐特委會&rdo;。這個特委會就想透過一個綜合性的國際反恐公約來制止猖獗的現代恐怖主義活動,但是由於各國看法不一至,始終未能形成統一的全球反恐怖機制。
直到八十年代末,&ldo;基地組織&rdo;產生,它是真正意義上的、在全球範圍內形成的、全球化的恐怖組織,也就是說,是最全球化的國際恐怖組織。
到目前為止,國際上並存著三種形態的恐怖組織。
第一種是國別性質的。
它的恐怖活動所打擊和威脅的目標都是跨國性的,是當前很多國家所面臨的主要威脅。
第二種是區域性質的。
它的恐怖活動主要是為了在某一地區的幾個國家尋求一種區域的共同目標。
第三種是以&ldo;基地組織&rdo;為核心的國際恐怖勢力。
它是一個真正意義上在全球可以對國際社會構成威脅的恐怖組織。
國際反恐怖實際上早就有之,六十年代就一直提反恐,但美國&ldo;911&rdo;之前,它仍然沒有形成統一的全球反恐怖機制。直到&ldo;911&rdo;發生之後,國際社會才將反恐怖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並逐漸達到前所未有的重視的程度。
(長篇小說)楔子二、國際反恐怖…
二、國際反恐怖組織和機構公共文獻摘編之四國際反恐怖合作
目前,在世界各地,有關打擊恐怖主義的國際合作得到迅速推進。
具體可分為兩大部分:
1參與主體:主要是各國之間和各國際組織之間的合作;
2合作形式:主要是對於恐怖組織活動資訊的交換以及國際司法協作。
1972年5月30日,一支暗殺小組潛入以色列特拉維夫國際機場,不加選擇地瘋狂向旅客開槍,當場打死打傷106人。
當時《時代》雜誌曾詳細的報導過這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的暗殺活動。
美國國務院反恐怖協調官員曾公佈了這樣一組數字,全世界1983年在93個國家發生了746起國際暴力事件,作案來自71個不同民族的117個暴力組織。
面對恐怖主義這個可憎的&ldo;政治愛滋病&rdo;在世界範圍內的迅速蔓延,交叉傳染,像以前那樣&ldo;各掃自家門前雪&rdo;的做法已經過時。採取把暴力主義推出去的明哲保身的辦法到頭來只會引火燒身。各國政府已認識到加強反恐怖主義國際合作的重要性。
一些專家指出,今後的暴力事件已不是國際刑警組織所能對付的,也不能指望某個國家、某個部門單獨行動,反對國際暴力組織是一場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情報、法律、輿論、心理各方面綜合的鬥爭,必須動員世界各國力量,聯合社會各界,實現&ldo;以國際化對付國際化&rdo;才能奏效。(一)歐、美國家間雙邊和多邊合作
歐、美各國是恐怖分子跨國活動最頻繁的地區。
然而,多年以來,歐、美各國並沒有建立起真正有效的反恐怖合作關係。
一些國家從自身的外交政策和利益出發,對恐怖分子採取退讓、寬容的態度,委屈求全,推卸責任。這種姑息養奸的做法雖然暫時保全了自身,但卻給恐怖分子提供了機會,使他們愈加猖狂,從而導致恐怖活動新的泛濫。
1979年10月,西歐共同體的司法部長們首次聚在一起,討論加強國際合作以控制恐怖活動的發展。他們聯合發出呼籲:&ldo;對出錢、出武器幫助恐怖分子,給予恐怖分子訓練和宣傳方便,並且準許他們避難的國家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