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第2/2 頁)
式政府之後,孫中山立即寫信勸徐世昌退位,以求全國統一。徐世昌則積極策劃對廣州革命政府的圍剿,他先以重金收買失去廣東地盤不久的陸榮廷出兵,向廣東進犯。孫中山遂發出&ldo;大總統令&rdo;,任命陳炯明為援桂軍總司令,率軍反擊。陳炯明的軍隊與陸榮廷的屬下在靈山決戰,打了個大勝仗。粵軍勢如破竹,桂軍潰不成軍一敗塗地,以陸榮廷為首的舊桂系軍閥覆滅。
------------
與陳炯明的分歧
------------
平息了桂系軍閥後,孫中山開始積極整軍北伐。作為孫中山倚重的一股重要軍事力量,陳炯明卻對&ldo;北伐&rdo;持強烈的反對意見。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陳炯明算得上是一位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一位充滿爭議的人物。孫中山與陳炯明之間的恩恩怨怨,也是各種正史與野史熱衷於討論的一個話題。在沉澱80多年後,我們再重新審視這段歷史,也許得出的結論會更客觀些。
陳炯明是前清舉人,於清末廣東法政學堂第一屆畢業後,當選為廣東諮議局議員,是維新運動所培養出來實行立憲的人才。他早年參加同盟會,策劃了廣東獨立。辛亥革命後,他主政廣東,致力於把廣東建設成為全國模範省,禁菸禁賭,改革教育,發展經濟,提倡新文化運動,還曾邀請陳獨秀擔任廣東教育委員會秘書長,支援共產黨領導的工會組織和報紙,推行地方自治,民選縣長、縣議員。
二次革命失敗後,陳炯明對孫中山改組的中華革命黨明確表示不滿,賭氣帶了一批人去南洋開辦橡膠公司,從1914年到1917年,他與孫中山斷了音信,1916年袁世凱暴亡,陳回國充任國會議員,但是張勳復闢的時候,又悄然消失。後來,他從南洋到上海,專門拜見孫中山並且表示自己的悔過之心,孫中山也就寬容待之。因為陳炯明有軍事才能,所以孫中山南下護法的時候,想建立一支由黨人領導的軍隊,他親自與省長朱慶瀾交涉,把20營警衛軍交給了陳炯明統率援閩,當時眾人對如何打仗一籌莫展,陳炯明表現得非常賣力,他到泉州、漳州集訓軍隊,1920年,他領導的粵軍驅逐了盤踞在廣東的桂軍,而他的力量也逐漸加強,軍權逐步集中到自己手中。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