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女生小說 > 楚國史皇大夫 > 第96頁

第96頁(第1/2 頁)

目錄
最新女生小說小說: 種藥小仙的現代擺爛日常反派畫風突變後,男主人設也歪了殭屍:開局神格面具鹹魚吃瓜被讀心,全宗門都殺瘋了星穹鐵道:我生命星神,調教眾生重回議親前,扶草包夫婿直上青雲婚姻陰謀火影:宇智波家的六眼穿成炮灰後每天都在苟活絕色毒妃:廢材紈絝九小姐我不是信徒開局無限餘額:神秘千金她美又颯無厘頭社恐的每一天天命雙生之神妃傳綜影視:攻略之旅赫敏和她的傲羅教授穿成土匪?那就造反當皇帝!食在大宋:我的系統通山海山河獻穿成惡毒郡主,她虐渣打臉還很萌

戰國時,楚國糧食豐收、品種多,不僅在古文獻中有充分反映,近年來考古發掘,也進一步得到證實。如據《楚都紀南城的勘查與發掘》(下)記,楚都江陵紀南城陳家臺手工作坊遺址,發現有五處稻米遺蹟。至於其他農副產品,在湖北、湖南各地楚國遺址中均有發現,和文獻資料所記完全吻合。

二、手工業

戰國時期,楚國手工業發達,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其中尤以冶金、絲(麻)織、漆器、琉璃、竹木器、建築等為最突出。

在冶金方面,楚國青銅鑄造業繼續得到發展。除銅綠山銅礦開採長盛不衰外,湖南麻陽九曲灣、長沙銅官山等也是重要的產銅和開採基地。所以,楚國產銅區多,為青銅冶鑄業提供了豐富的原料。據目前考古發掘所見,郢都是重要的青銅鑄造基地。如前所述,在今江陵紀南城內的陳家臺,發現有兩座鑄爐的殘跡,在其附近有銅渣、錫渣及其他鑄造工具的殘片。此外,還發現有稻米的遺蹟,說明這裡鑄造規模大,人手多,是楚國一個傳統的青銅器鑄造場所。

見於考古發掘資料,戰國時期,楚青銅器以湖北隨州曾侯乙墓(擂鼓墩1號墓)出土的銅器群為代表。其中鐘的銘文記:&ldo;佳王五十又六祀,返自西陽,楚王之於西陽,其永時用享。&rdo;根據此銘文與墓葬特點等分析,年代為公元前433年(楚惠王五十六年)或稍後,其時,曾已成為楚國的附庸。曾的都城可能在隨(今湖北隨州),故又名隨(曾,是否即文獻上的隨,目前說法不一。)曾早在春秋時就已成為楚的屬國,故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都直接受到楚國影響,在青銅器鑄造上,亦&ldo;可以代表楚國的青銅鑄造水平&rdo;(張正明《楚文化史》。)該墓出土文物甚豐,其中各種青銅器,如鼎、簋、鍾、炒爐等各種禮器、容器、雜器,總重量達10噸左右,&ldo;如果加上澆冒口系統以及熔化澆注時必不可免的燒損、飛濺、飛邊等損失,鑄成這些鑄件需要銅、錫、鉛等金屬料約十二噸&rdo;(華覺明、郭德維《曾侯乙墓青銅器群的鑄焊技術和失蠟法》(《文物》1979年第7期)。在這一青銅器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編鐘。全套編鐘64件,鍾1件,共65件,重量達2千5百多公斤,加上筍(鍾架橫樑)、(鍾架立柱)的青銅構件,總重量達5噸之多,是迄今我國出土最多最重的成套編鐘。其中最大的一件甬鍾,通高1534米,重2036公斤,是世界上最大的樂器。顯然,鑄造如此巨大的器物,必須要有大熔爐、高溫爐和強鼓風裝置,才能鑄成。在鑄造技藝上,使用了分範合鑄和影印花紋等一系列綜合技術。如編鐘的中層甬鍾,用陶土製成瓦形鐘模,鐘體紋飾,則分別使用花盒翻制花紋分範,再組合成型,幹部分範製成後插入甬範,鐘體和甬部泥芯都用芯盒翻制,澆口和排氣孔在芯上開設,這樣,整個鑄型使用的範和芯,多達100塊以上(詳見華覺明《曾侯乙鍾及構件的冶鑄技術》(《江漢考古》1981年第1期)。)在中室出土了建鼓。建鼓是用鑄接、焊接的方法製成的。建鼓的鼓座用青銅鑄成,有八對大龍穿插蟠繞在座體之上,又有許多小龍攀附在大龍身上,構成一個龍群體。龍群由22個鑄件和14個接頭透過鑄接和焊接相互聯結並和座體接合在一塊,是傳統分鑄法的熟練運用。在焊接技術上,既使用了強度較高、操作較煩難的銅焊,又使用了強度較低、操作較簡便的錫焊。用於錫焊的低熔點的鉛錫合金,在墓中亦同時出土。這種鉛錫合金和焊接技術,是我國古代史上的首次發現。

該墓還出土了尊和盤各一件。尊唇和盤口紋飾為縷空的蟠螭紋和蟠虺紋,由內部的銅梗支承,是用失蠟法和漏鉛法製造出來的。故此尊盤,具有極高的科學與藝術價值,被視為楚青銅器精品中之精品(張正明主編《楚文化志》。)曾

目錄
[快穿]專職男神我的死遁程序總被打斷我在東京虛構推理這個屍體在直播抓鬼無限狼人殺:平民請刀人我獨自狩獵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