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Nice結(第3/4 頁)
針線告訴他們。
其實整個房間裡還有一個人也有同樣的疑問。
莫里索一直都坐在牆角擺弄著畫筆,打著底稿的同時,腦子也跟著卡維的講解在轉。
在沒有麻醉的前提下,硬生生用手術刀切開人的皮肉,還是兩次,很多人都會覺得心理不適。即使是經歷過手術劇場,剛才病房裡發生的一切還是讓莫里索心有餘悸。
不過這些影響並不大,該在紙上留下的畫面一個都沒少,她覺得自己已經能觸碰到那層東西了。0只需要把留存在腦海裡的感受全搬上畫布,就能戳破它,真正完成屬於自己畫風的作品。
頂部用鵝黃打底,往下是吊燈泛起的珍珠虹,燈光下方則是一層薄薄的白色,然後瞬間轉成那些醫生制服的黑色,黑壓壓一大片。
雖然是黑色,卻不是腳下和身後陰影的那種純黑,而是需要展現出光照下豐富生動的變化。而在這一大片生動的黑色中,卡維的顏色必須做出強烈對比,即使當時並非如此也必須這樣去表現。因為顏色並不僅僅代表著穿著,還有這個人物所指代的更深層次的東西。
卡維全身上下必須是白色的,白色襯衣,打足白色光線的染血皮裙,閃著亮白光澤的手術刀,鋪著白色床單的手術檯和病人.
而他的表情根本不需要進行特殊處理,完全沒必要。只要將平日裡最簡單而平靜的那幅表情放在他臉上,就足以凸顯出冷靜和果斷。
至於其他人,因為之前距離太遠的關係,莫里索漏掉的那部分東西,又從眼前三名醫生臉上找了回來。
當時在場那麼多醫生所表現出的不只有驚訝、無知、不知所措和自我懷疑,還有隱藏在這些情感下最基本的求知慾。每個願意來看卡維手術的人,除了一些特殊目的外,或多或少都會有求知慾。
莫里索當時以一個旁觀人的視角去觀察整個手術劇場,對這些沒有感受。但如今所有人都在她眼前,她的畫筆和思路也跟上了卡維的操作,疑問自然而然就出現了。
為什麼切開後還要用縫合線?
“我知道你們都有疑問,為什麼還要選用縫合線進行縫合。”
卡維穿插好縫合針線,說道:“我們最終的目標是讓兩處切口閉合,等水腫完全恢復後再縫合有點晚了。這裡我選擇縫合只是為了掛上縫合線,然後用一個特殊的外科結對兩側面板進行緩慢靠攏。”
“緩慢靠攏?”
“對,是一種活結,但依然有不錯的固定作用。”
卡維先穿過兩側面板,在一側交叉拿線,然後右手環線端,左手雙線端,先打一個單結(a-b)。然後把雙線端穿入環線端(c),然後在這一側拉緊固定(d)。
[紅色線部分可以看作是切口兩側的面板]
“可以看到整個結是可以活動收緊的,但又能承受一部分面板的張力。”卡維又在這個結的旁邊重新演示了一遍,“我們每天收緊一些,讓面板緩慢漸進性地靠攏。等完全靠攏之後(e),就在原來結的後面打上2-3個方結做最後的固定(f)。”
“打結過程中要看清皮緣的血運,如果發現皮緣周圍發白提示線結張力過高,要減少張力重新打結。”
卡維一連做了三個結,然後把剩下的交到了佩昂的手裡:“創面用我帶來的藥水浸溼紗布進行覆蓋,每隔1-3天進行過收緊,收緊前記得用鹽水沖洗創面防止血凝結線上頭上。”
這是法國肩關節專家,人工肩關節置換手術與肩關節關節鏡手術三劍客之一pascalboileau醫生髮明的一種外科結。因為可以做到自鎖滑動,緩慢收緊面板,最後達到閉合的效果,是個非常實用的打結方式。
國內由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付中國教授引進並推廣,後來這種高張力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