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第1/2 頁)
中唐黨爭的高潮牛李黨爭終於拉開大幕。
高潮迭起
兩派圍繞當時朝政中的許多問題各執己見,互相攻訐,尤其是在一些重大問題上更是你左我右,存在嚴重的政治分歧,使皇帝頭痛。
譬如在平藩鎮勢力的戰爭中,牛僧孺一黨主張息事寧人,不同意挑起戰端;李德裕一黨則主張堅決,削平藩鎮勢力。在邊防安全問題上,李德裕一黨主張用武力平靖邊患;李宗閔則主張懷柔讓步,以求邊防安定。後來發生的&ldo;維州事件&rdo;足以說明這一點。在改革朝政上,李德裕一黨重視革除舊弊,弘揚新法,採取了不少實際措施;而牛僧孺一黨則主張穩妥為上,維持現狀。
隨著兩派歧見加深,陣線分明,每當一方執掌朝政時,就想方設法貶逐另一方。今天李黨逐牛黨,明朝牛黨逐李黨。好似小孩壓蹺蹺板,一會你上來,一會他下去。
李宗閔被貶劍州後,心中豈能自甘,便千方百計用金銀珍寶打通權閹王守澄的關節,又入朝當上吏部侍郎。後聽說由於裴度舉薦,李德裕即將入朝任兵部侍郎,不日即要為相,這對自己無疑很是不利,忙去找王守澄求助,舉薦自己為相。
王守澄要怎麼樣說李德裕的壞話才能讓文宗信服呢?對李宗閔會說些什麼呢?
王守澄果然不負所託,攻訐李德裕雖才華橫溢卻嫉賢妒能,營私結黨,是朋黨之爭的罪魁禍首,不能重用。極力舉薦李宗閔為相,說他熟讀經史,處事有方,自任吏部侍郎以來,清正廉明,奉公守法,能體恤百姓,效忠朝廷,是難得的清官;且為人老實持重,如在平藩一事上,李宗閔十分慎重,贊同文宗以恩德感化,平息爭戰。這樣一可使百姓遠離戰爭,安居樂業;也可使國庫不再因平藩之戰而耗費錢糧。這些話倒合了文宗的思路,覺得李宗閔還是長於李德裕。
文宗理了理思緒,同時懾於王守澄的淫威,無可奈何地決定任李宗閔為相。
李宗閔達到目的後,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將當下對自己威脅最大的李德裕排擠出去。此時李聽恰好回朝任太子太師,義成軍缺了一個主官,李宗閔便以義成重鎮需一文武全才的儒將掌理軍政大事為由向文宗推薦李德裕。此時的文宗心裡也十分清楚,二李在朝,自己也會不得安寧,只能將在兵部侍郎位上尚未坐熱的李德裕派出去任義成軍節度使了。當然,有李德裕出任,他也十分放心。
排擠走李德裕,李宗閔開始培植親信,將武昌軍節度使牛僧孺推薦為兵部尚書。此時,恰巧也有一個職位空缺出來,同平章事王播病亡,牛僧孺就在李宗閔力薦、王守澄幫腔之下,未費吹灰之力的繼任了王播的相位。李德裕未坐穩被逐走,牛僧儒一樣未坐穩卻又一次高升,牛李黨爭的囂張,已經是不避人耳目了。
李宗閔、牛僧孺在拉幫結夥培植親信的同時,不斷地藉故生非排除李黨官員,即使對貶到義成的李德裕也仍在尋找時機再貶到更邊遠的地方去。
這時兵部得到西南邊地發來的告急文書,說西川節度使郭釗身染重病,難理軍務,請求朝廷派員替代。牛僧孺、李宗閔聞報大喜,立即面奏文宗,請求派李德裕前去西川接替郭釗鎮守邊關,防禦南詔。文宗深知李德裕之才,西川乃西南屏障,也需這樣的人才去守邊,便欣然應允。並召德裕進京,面授旨意,設宴餞行。
李德裕當然知道這是牛黨在打擊自己,但也只能奉旨前往。到成都後,他先拜訪郭釗,探病問候。接著整治軍紀,訓練士兵,修葺城牆,囤積糧餉,使邊防壁壘森嚴,固若金湯。南詔聞之膽寒,一時不敢輕舉妄動。郭釗把這些詳盡奏報朝廷,文宗十分欣慰,稱讚裴度慧眼識人。
中國卷 第二編 人世裡的無可奈何(14)
在西川任上,李德裕曾暗中聯絡一個吐蕃將領,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