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第2/2 頁)
、宣二宗勤政愛民,治法寬和,宇內承平,史稱&ldo;仁宣之治&rdo;。
英宗即位之初,軍政事操持在很有才智的太皇太后張氏和內閣三楊手裡(楊士奇、楊榮、楊溥),三楊是明朝歷史上少有的名相、三朝,治國很有經驗。因此,英宗親政後,明朝依舊順著仁宣時期的軌跡前進。正統七年(1442年),太皇太后去世,三楊也先後淡出政治舞臺,英宗也長大成人,明朝歷史上首個專權的太監王振隨之出現。
王振善察言觀色,工於權謀,深得英宗寵信,呼為先生。英宗在東宮時,王振就在身邊為局郎。英宗即位後命掌司禮監。當時因為有三楊和太皇太后張氏在,王振尚不敢造次。等到這些人相繼去世後,王振就開始肆無忌憚地弄權了。
窮極土木,建智化寺;用兵興師,西南騷動;廣收賄賂,賣官枉法;使用重刑,打擊異己;豢養私黨,橫行無忌。所有的這些都和歷代以來的宦官弄權別無二致。
明朝時期,北方的蒙古瓦剌部興起,他們雖然嚮明朝進貢,但明王朝同樣也會對其進貢的使者大加賞賜。正因為如此,瓦剌部貴族常常多派使者、甚至冒充人數入貢,來求得更多的賞賜。正統十四年(1449年),瓦剌部遣使2,000餘人進貢,詐稱3,000人。王振怒而下令減少其賞賜,瓦剌首領也先以此為藉口進犯。
中國卷 第四編 日落前的烏飛鳶唳(2)
英宗會不會因為這樣的禍亂而將王振正法呢?
王振認為這是揚名立萬的大好機會,極力攛掇英宗親徵。英宗年少氣盛,決心仿效其曾祖成祖去蕩平漠北,於是七月十五日,率領從京師附近臨時拼湊起的50萬大軍浩浩蕩蕩出征了。由於連天陰雨、糧餉不濟,再加上了解到敵人勢力不可小覷,行至大同時,英宗和王振都動搖了,決定撤軍。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