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頁)
掘的千百座古代墓葬來看,幾乎所有的墓室都設定宮床。即用石頭做一高臺,把棺槨平放臺上,以免被水浸泡。如果墓室內真有積水,那也是因為設計或施工不周,日久天長四周土層裂變,水源滲透所致。明孝宗的泰陵就曾發生過類似情況。史料記載,泰陵修完以後,突然發現地宮的“金井”內向外滲水。督工太監和工部群臣都驚慌失措,只好瞞著皇帝不報,並想矇混過關。不料這事卻被人密報皇帝,皇帝驚恐中急命禮部和內閣派人前往察看。這些大臣趕到地宮,卻見宮內並無積水滲出。原來一個工匠獻計,用小木塞偷偷堵住裂縫,再用三灰土夯實,使水源在短期內無法再滲入宮內……
由此可見,傳說地宮內有河並有小船遊動,只能是無稽之談。
從秦漢至清末,歷代帝王莫不把保護和看守祖宗山陵,作為皇家特別重大的事情來辦。這是由於中國的巫文化使他們相信祖宗靈魂永不滅絕的緣故,而墓葬的起源,正是靈魂觀念產生之後。約在一萬八千年前,北京房山周口店母系氏族公社早期的山頂洞人埋葬情況,就已反映了原始宗教和巫文化意識的靈魂觀念。死者身上撒佈赤鐵礦粉粒,隨葬燧石、石器、石珠和穿孔的獸牙等物,還有簡單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和粗糙的裝飾品。這一切,恰是活人日常生活的寫照。在陝西寶雞首嶺、西安半坡村、華縣元君廟、洛陽王灣等五千年前的母系氏族公社後期仰韶文化時期的遺址中,公共墓地鱗次櫛比,與原始人的村落佈局極為相似。死者的頭顱大都朝一個方向,充分反映出氏族制度血緣關係的牢固性,其中,有許多是二次遷葬的公共墓地。在半坡墓地的發掘中,曾發現四個男子合葬、兩個女子合葬和母子合葬的墓室。這說明母系氏族公社中,子女“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情狀,同時也證明埋葬制度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預示著一直延續至今的夫妻合葬的新時代的到來。
帝王陵墓由於規模宏大,殉葬物品繁多珍貴,必須設定護陵機構,才能防止盜掘和破壞,確保陵墓安全。秦始皇陵已有護陵機構。西漢初年,惠帝把功臣貴戚和各地富豪人家,遷到漢高祖劉邦的長陵,並在陵北設定長陵縣。後來幾代相傳,都依次按陵設定縣邑,因而在長安附近形成了一個個繁華的新興城市。當時以高祖的長陵縣、惠帝的安陵縣、景帝的陽陵縣、昭帝的平陵縣和武帝的茂陵縣最為著名。因而又把這五個陵墓所在的咸陽稱為“五陵原”。這些陵邑中的豪富人家和他們的子弟,鬥雞走馬、為非作歹,“富人則商賈為利,豪傑則遊俠通姦”。唐代詩人杜甫曾以“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裘馬自輕肥”的詩句,形容五陵特區的景象。河北遵化的清東陵,除分設陵監以外,還專門修了一座“新城”,作為護陵之用。
而明十三陵在成祖朱棣選陵之初,除具有《葬書》所指“四勢”,即“左為青龍,右為白虎,前有朱雀,後有玄武”,“秀麗朝揖而有情,勢如萬馬自天而下”外,同時還具有軍事上的重要意義。事實上,十三陵不僅設有大量護陵人員,還駐有大批軍隊,和居庸關成犄角之勢,以對付北方異族的侵襲。這一點從陵園寶城及外羅城堅固高大的城牆和牆上的垛口可以得到證實。
鑑於眾多的護陵人員和龐大的軍隊駐守陵園,明代的帝王將相、群臣謀僚,是斷然不會想到還會有人能掘開陵墓,盜寶取屍的。既然如此,就無需在地下玄宮中設定毒箭、飛刀之類的暗器。即使真有暗器,歷經三百餘年,它的機關也早該變質失靈了。何況能找到引路的小石碑,這些暗道機關也就同樣不難發現。迷信一旦遇到科學的挑戰,勢必為科學所破而束手投誠。
種種傳聞逐漸得到排除,倒是有一點不容忽視。由於帝后的特殊地位和身份,死後為防止屍體腐爛,可能要在棺內灑些防腐劑之類的化學藥品,這些藥品也許有劇毒成分,而屍骨的腐爛也會產生有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