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第2/3 頁)
p;然而,這些爭論問題是現成的,任何人都可有效地加以利用。&rdo;160
相比產業經濟上的國營化運動,中央政府在貨幣政策上的失誤更加嚴重。
戰時,在中國市場流通的貨幣主要有兩種,一是重慶蔣政府的法幣,一是南京汪偽政府的中儲券,在1945年,兩者的兌換比率大體是1:50。11月1日,官定兌換率開始實行,比值卻是1:200。此案一出,257億的淪陷區人民幾乎在一夜之間集體破產,上海流行民謠曰:&ldo;昨天放炮(爆竹),今天上吊。&rdo;此次兌換政策的失誤後患無窮,它不但讓數億人對蔣介石政權信心大失,而且直接導致了全國性的通貨膨脹,貨幣政策變得彈性頓失。
解放戰爭爆發後,中央財政完全被軍費綁架,而實體經濟又復甦乏力,於是政府採取了極其寬鬆的貨幣政策,1947年,法幣發行量達30多萬億元,為上一年的10倍,比1945年增長了25倍。到1948年的第二個季度,已發行法幣660萬億元,三年猛增1180倍,相當於抗戰前夕發行額的47萬倍。亂發鈔票的結果就是,引發了中國當代史上最嚴重的惡性通貨膨脹。民國一代最傑出的銀行家之一張公權日後在他的著作《中國通貨膨脹史》中評論道:在以城市經濟為爆發中心的通貨膨脹中,受傷最嚴重的是軍人和公務員,因為政府提薪的速度永遠趕不上物價的上漲速度,這直接導致執政效率的下降和吏治敗壞。161
1948年8月,國民政府被迫改組內閣,宣佈停用法幣,進行金圓券改革,全國物價一律凍結在8月19日水平,是為&ldo;八・一九限價&rdo;。為了防止權貴和投機商人囤積居奇,擾亂改革,蔣介石之子蔣經國親自督陣上海,宣誓&ldo;打虎&rdo;。可是,此時的黨紀國法已徹底敗壞,&ldo;老虎&rdo;打到孔祥熙長子孔令侃控制的揚子公司便打不下去了,到11月1日,行政院公開承認經濟改革失敗,內閣總辭職,物價呈現報復性上漲的態勢,經濟極度混亂,國事終不可為。
在產業政策、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連續失誤的情形之下,國民黨政府在另外一個重要的經濟領域‐‐土地改革上無所作為,輸給了自己的對手共產黨。1947年9月,共產黨公佈《中國土地法大綱》,宣佈沒收地主的土地財產,徵收富農多餘的土地財產,將之平均分配給無地少地的農民,實行&ldo;耕者有其田&rdo;的土地制度,其中第十一條明確規定:&ldo;分配給人民的土地,由政府發給土地所有證,並承認其自由經營、買賣及在特定條件下出租的權利。&rdo;亦即承認改革後的土地私有性質。
就這樣,戰後短短五年間,國民黨政府在敵產國營化中失去了私營企業家的支援,在貨幣改革中失去了城市居民的支援,而在土地改革中失去了農民的支援。1948年3月,國民黨召開&ldo;行憲國大&rdo;,宣佈&ldo;還政於民&rdo;,打出了最後一張王牌‐‐&ldo;民主牌&rdo;,而務實的人民在&ldo;民主牌&rdo;與&ldo;土地牌&rdo;的選擇中,毫不猶豫地抓住了後者。
第十講 計劃經濟:從自負到自毀的大試驗
在考察近170年中國走向現代化的歷程時,人們常常不由自主地將各個政治流派的主張對立起來,譬如保守派這樣,洋務派那樣,維新派這樣,革命派那樣,國民黨這樣,共產黨又那樣,似乎他們從來是經緯對立,界限分明。
可是,在經濟變革上,界限分明的世界似乎並不存在。我翻閱研究各派主張,發現在一些根本性的立場上,相近之處遠遠大於相異之處,至少有三大原則為各派所共持:其一,維持國家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