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自立自強(第2/3 頁)
時期,很多被抓來當兵的壯丁,因為目不識丁,基本就和白痴一樣。
白痴們是不會有太多自己的想法的,讓他們對皇帝的生活進行想象,他們可能覺得皇帝是用金鋤頭耕地,用金飯碗喝三碗稀飯,可以把肚皮喝的溜圓。
中國社會太大,知識分子也可能落魄,他們有點文化,不甘墮入社會底層,用宗教的名義,提出均貧富的口號,組織貧民起來造反,於是爆發一輪又一輪的起義,包括苗民起義、白蓮教起義、天理教起義、捻軍起義、太平天國起義。。。
這些起義無一例外被鎮壓了,原因也很簡單,大清是一箇中央集權的封建政權,可以集中全國的資源,打仗就是打資源,在中央政府可以集中全國資源的時候,地方是沒法對抗中央的,區域性的起義必然被鎮壓。
到了1840年的時候,規則發生了變化,工業化後的洋鬼子從海上過來了。
這是中國幾千年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情況,中原政權的危險從來都是來自於蒙古高原,大清的皇帝們把這個威脅永久祛除了,招式非常簡單,讓蒙古人迷上藏傳佛教,從此,草原上的和尚越來越多,戰士越來越少,再也無法對中原政權形成威脅。
,!
當洋鬼子從海上過來的時候,太平天國也起義了,大清王朝內憂外患,大清朝廷沒有“攘外必先安內”的想法,堅持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兩個都要打擊,因為這兩個都是威脅愛新覺羅統治天下的敵人。
在愛新覺羅家族為了戰爭殫精竭慮時,大清的子民完全是中立的,他們從自己的利益角度出發選擇幫誰,太平天國興起之時,給戰士分配耕地,老百姓就支援它,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以後,統治階層開始固化,再無法給新加入的戰士好處,老百姓就加入湘軍打太平天國,因為曾國藩給出的好處更多。
當洋人的軍艦在大沽口靠岸時,大清的子民爭先恐後和洋人做生意,洋鬼子的聲譽比大清的官吏好,他們價格公道,童叟無欺,大清的子民非常樂於和他們做生意,使得遠道而來的侵略者,在敵國的領土上得到了充足的給養。
對於大清這些最底層的p民來說,白面板藍眼睛的洋鬼子和紫禁城裡的皇帝老兒有什麼區別?天下是皇帝老兒的,和自己有毛關係,如果非要說關係,小p民倒是很想看到至高無上的皇帝老兒逃跑的狼狽模樣。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戰爭就是無底洞,一場場仗打下來,當大清國庫見底的時候,中央控制地方的能力就弱了,慢慢的,大清的統治階級發生了分化,有一部分官僚發現和洋人勾結起來,比跟著皇帝能得到更大的好處,化身成為洋人的代理人,這些人被稱為買辦。
軍隊將領在一場場戰鬥中,權力逐漸膨脹,不但掌握軍隊,還掌握了地方的行政權,完全可以做到自給自足,成為事實上的軍閥,開始有了對抗中央的實力,東南互保就是典型,只是當時慈禧還沒死,沒人敢公開撕破那層窗戶紙。
等慈禧死了,軍閥們再也不把那層窗戶紙放在眼裡,武昌起義一聲炮響,袁世凱順勢逼清廷退位,軍閥時代正式開始。
這個時候,中國的社會結構就複雜多了,統治階級包括地主、官僚(軍閥)、買辦、資本家、帝國主義,被統治階級也開始有了一些變化,多了一些知識分子,還有一些工人,數量最多的還是幾千年不變的農民。
對於老百姓來說,時代進步了,日子卻更難過了,因為他們的背上又多了幾座大山,這幾座大山更加沒有規矩,更加涸澤而漁,更加不顧老百姓的死活。
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雖然腐朽,但為了統治的千秋萬代,還需要保持起碼的穩定,不太會幹殺雞取卵的事情,到了民國軍閥上場以後,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任何時代任何國家,軍閥都絕對是最反動的政治勢力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