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第2/3 頁)
人&rdo;的說法。
在盛唐的詩壇上,有三位巨星,即李白、王維和杜甫,而盛唐是一個充滿英雄浪漫情懷的時代,因之,不妨稱他們為&ldo;三劍客&rdo;。
李白是實實在在的&ldo;劍客&rdo;,他十五學擊劍,二十多歲又仗劍去國,據說還用劍殺過人。王維少年時期也是意氣風發的,出塞那段日子更是動輒&ldo;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rdo;的隨行出獵。而杜甫,似乎我們很容易把他想像成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譬如,李杜雖然並稱,但常可聽到人們稱杜甫為&ldo;老杜&rdo;,卻少有呼李白為&ldo;老李&rdo;的,當然更沒人喊王維為&ldo;老王&rdo;。老李老王叫著就像鄰家大伯一樣,而老杜卻是對杜甫的特指。感覺這個&ldo;老&rdo;字,或許真有老氣橫秋的意思,可感覺又有一分親切。然而事實情況是,根據留下來的畫像來看,很可能我們印象中杜甫的模樣倒的確是李白相貌的寫真,而杜甫本人則是很意氣風發的樣子。
悲苦詩聖話杜甫(2)
那是當然,杜甫也有狂的時候呢,&ldo;曠放不自檢&rdo;就是《新唐書》對他的描述,如果沒有一股狂勁的話,怎能寫出&ldo;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rdo;的詩句?如果不狂的話,李白又怎會屑於與一個俯首低耳之人交往?有一件事,也許讓人有些驚訝,杜甫投奔嚴武后,嚴武對他起初很好,曾親自到他家探望,&ldo;甫見之,或時不巾,而性褊躁傲誕,嘗醉登武床,瞪視曰:&l;嚴挺之乃有此兒!&r;&rdo;這件事把嚴武得罪了,因此杜甫不得不&ldo;往來梓、夔間&rdo;。而杜甫最後的死因,說來令人瞠目,據說是由於暴飲暴食而死:這一年他來到耒陽,縣令聽說一位詩人來到自己的地方,於是一番好意,讓人送去牛肉美酒,杜甫&ldo;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rdo;。大概和孟浩然的死有相似之處吧,也有人提出過質疑,但這種說法無疑流傳更廣,甚至法國總統遊杜甫草堂時都說杜甫是吃死的。這個傳說,和李白追月而逝的傳說相比,太出人意料,而且太沒有美感,即使再嚴肅的人,只怕也忍不住初看時驚訝過後的一絲莞爾。但詩人們並不都需要美麗地逝去,詩史上有李白追月的華麗傳說,夠了,再有人追月就是模仿。王維給弟弟王縉寫信之後停筆而逝,安靜地歸於他詩中素來嚮往的沉寂,夠了,他不需要喧鬧。杜甫則是在盡情渲洩著自己的真性情之後,永遠地把自己定格在了&ldo;真&rdo;字上。一個會使氣會大嚼會痛飲的杜甫,與那個懷憂天下蒼生的杜甫結合在一起,才是一個真正的杜甫。由此我們感嘆,盛唐果然是盛唐,屬於它的詩人們都有著它的精神。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