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四講】(第1/6 頁)
這地方佛陀講到六道善惡的因果,佛陀是講出個兩觀念:一、從我們心性的本體上來說是清淨本然,周遍法界,說:「一切眾生,實本真淨。」我們在觀察我們心性的不變之體的時候,是無有少法可得,沒有所謂的內分外分這樣差別的對立,沒有這種事情。但是當我們在觀察我們心性隨緣作用的時候,當然講作用,那就是念頭開始動的時候,一動就分成內分、外分這兩種差別。“內分”這個動,是由情愛來帶動的,隨順於我們情愛的力量所帶動,就產生水分出來,使令我們的生命慢慢的往下墜;第二種動,是根據我們經過聖賢的教育產生的理想,產生了氣勢,使令我們超升。
佛陀在講六道之前,先把超升跟墜落的主要因素區分出來。我們講到理想(渴想)會產生氣勢,這以下引證。
舉例驗證
是故眾生,心持禁戒,舉身輕清;心持咒印,顧盼雄毅;心欲生天,夢想飛舉;心存佛國,聖境冥現;事善知識,自輕身命。
以下佛陀舉出我們一般修道人的六念法門來作證明:
念施、念戒:是故眾生,心持禁戒,舉身輕清。我們經常抱著一種持戒的理想,我一定要把戒持好,有這樣理想抱負的人,很自然就少欲知足,從少欲知足當中,就能夠產生內心的輕安而隨順於禪定。這地方的心持禁戒,要按古德的解釋,是包括了佈施在裡面,我們願意施捨,也會讓自己身心感到輕安,這就是念施跟念戒。他為什麼有輕安呢?他有一種氣勢讓他身體往上輕飄,一種持戒的氣勢,佈施的氣勢產生。
念法:心持咒印,顧盼雄毅;這一個人他經常喜歡持『大悲咒、楞嚴咒心、或往生咒』。咒是如來的心印,所以他持咒以後,就感覺到他的心跟佛的心在一起,他產生一種強大的氣勢,就「顧盼雄毅」,充滿了雄心壯志,縱然遇到天魔外道的干擾也無所畏懼。因為他的心跟咒一接觸的時候,他就產生一種氣勢,這種氣勢使令他顧盼雄毅。
念天:心欲生天,夢想飛舉;這個人他的心中厭惡下界的粗苦障,欣求上界的淨妙理,他經常想到他自己要生天,有這樣的美好理想抱負,他就能夠在夢中,乃於在寂靜當中,想象到自己的身心世界是往上飛舉的。當然往上飛舉這是好事情,表示他這個人有清淨的勝氣,殊勝的氣勢在他內心當中生起,他還沒有生天哦,但是隻要他有這樣的理想,他的身心世界當下就變化了。這個地方還沒有講到他真正生天,這只是引證。
唸佛:心存佛國,聖境冥現;他經常憶佛唸佛,憶念阿彌陀佛的功德,憶念淨土的殊勝,在夢中跟禪定中,他就能夠看到佛菩薩的莊嚴,淨土的莊嚴在心胸顯現出來。
念僧:事善知識,自輕身命。他為跟善知識求法,而願意侍奉善知識,他就能夠像善財童子一樣,「百城煙水,不辭辛勞」,為了求般若的法門,能夠放棄自己色身種種的受用。
我們在六念:念戒、念施、念法、念天、唸佛、念僧的過程當中,我們就會產生一種殊勝的氣勢,會讓自己感到輕飄,這都是一個功德相。
結示立名
阿難!諸想雖別,輕舉是同,飛動不沉,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想象的所緣境不同,有的想象持戒,有的想象法門,有的想象僧寶,想象的所緣境不同,但是依止想象所產生的輕舉是相同的。身心既然是屬於飛動的,自然就不下沉,臨終自然就超越而往生到善趣,這個就是「外分」。這地方蕅益大師的註解講出兩個總結,值得我們注意:
蕅益大師說:眾生全體在迷,所以以愛染為內分,以渴想為外分。我們眾生一念迷惑以後,當然活在自我,自我當中其實不管情愛,不管想象,其實這個地方我們從《唯識》來看,都是想心所在作祟。你研究《唯識學》你會發覺,在整個唯識所有心所當中,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