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講】(第2/7 頁)
通道力變現五淨肉來讓比丘吃呢?佛陀講出他的道理:婆羅門(印度)的氣候是地多蒸溼,特別的乾旱,而且很多的雨水溼氣很重,在很多土地的結構是很多的砂石,所以一般的蔬菜根本就很難生長,在這種情況之下,假設不開緣吃五淨肉,那比丘就很難去維持他的生命。所以佛陀以大悲心來顯現神通力來變化五淨肉,這五淨肉是佛陀大慈悲的神通所加持的,它只有肉的假名、假相、假用,根本沒有生命現象,主要是讓比丘得到這樣的滋味來維持他的生命。
這地方等於先做一個預言。說:欸!你看佛在世的時候,佛陀也允許吃五淨肉,那我們現在當然也可以吃!這一段蕅益大師的註解當中他提出一個問題,他說:既然佛陀不允許我們吃眾生肉,那佛陀直接就變現蔬菜就好,為什麼要變五淨肉,然後給後世產生這樣一個誤解。
蕅益大師解釋說:佛陀的出世不能有種種怪異的現象,要很正常。佛還沒有出世之前印度沒有蔬菜,結果佛出世以後變成有蔬菜,佛滅度以後蔬菜又消失了,那大家就覺得很奇怪啊!佛教是不能提倡怪力亂神,所以佛陀在世間不能壞世間的假相。《金剛經》講菩薩觀一切法空,不壞世間的假相。也就是說,佛陀必須要隨順眾生的因緣,是這個道理。這個地方,佛陀把佛世的時候五淨肉的真實相貌講出來了,那大家就不能有藉口了。
第二段跟第三段就開始把食肉的過失講出來。
奈何如來滅度之後,食眾生肉,名為釋子。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報終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殺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
“奈何”為什麼(有訶責的意思)。佛在世的時候吃五淨肉還有道理,因為五淨肉是佛陀變現的,那現在佛陀滅度以後,變現的五淨肉已經不存在了,那麼佛弟子又吃五淨肉,那這樣子怎麼可以稱為一個修學聖道的佛弟子呢?為什麼吃肉就不是佛弟子呢?
汝等弟子當知,一個修道之人經常的吃肉,縱使你能夠得到心開意解,他有多聞的智慧、有俱足一些相似的智慧、乃至於有種種三摩地禪定的相似的功德,有多聞的智慧、有少分的禪定,但是這個人是大羅剎。我們看佛陀在戒律裡面訶責弟子,很少用這麼重的話來訶責,這個人是大羅剎。你看我們菩薩戒說:這個人明明知道這個是過失,故意的起心來犯戒,佛陀頂多說這個是痴人、畜生無異、木石無異;說你這個人是畜生、是石頭,沒有判斷力,頂多這樣子。
這個地方說你等於是羅剎。什麼叫大羅剎呢?羅剎是吃肉的,你是一個有多聞、有智慧的叫大羅剎,但是你的本質還是羅剎。
他的結果是「報終必沉生死苦海」,他享盡他的福報以後,他就墮落到三惡道去,變成鬼神之類。前面我們講到,上品的大力鬼王、中品的飛行夜叉、下品的就是地行羅剎。非佛弟子,因為他已經損壞了自己的菩提善根,即便他每天還是拜佛、持咒有種種的加行,但是他已經破壞他菩提的善根。如此食肉之人彼此相殺相吞,這種因果的輾轉相續沒有了期,又怎麼能夠出離三界呢?因為你一天到晚吃肉,欠眾生很多命債,你什麼時候才能夠還得清楚呢?
諸佛教誨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斷殺生,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二決定清淨明誨。
佛陀要阿難尊者:你應該把這樣的正法,輾轉流通到後世,讓大家知道你要修學大乘的三摩地,次斷殺生。這個地方講:第一要斷淫心,第二斷殺心。這才是如來(現世的佛陀)、先佛(過去佛陀),過去現在諸佛一種決定的清淨明智的教誨。
在大乘經典中,佛陀對吃肉訶責這麼嚴重的很少,像《楞嚴經》的這樣很少,大概帶過去,當然他的理由就是說,吃肉為什麼這麼嚴重,會變成大羅剎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