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第3/8 頁)
第一個,別請遠遊。第二個,平等行乞。第三個,等慈之由。
戊一、別請遠遊
我們先看第一段。
唯有阿難先受別請,遠遊未還,不遑僧次。既無上座及阿闍黎,途中獨歸。其日無供。即時阿難執持應器,於所遊城次第循乞。
這個時候當機眾出現了,就是阿難尊者。這個阿難尊者,他身為當機眾,我們有需要解釋一下他的整個背景:
阿難尊者是淨飯王的弟弟白飯王的兒子,是佛陀的堂弟,也就是提婆達多的弟弟。阿難尊者翻成中文叫慶喜。為什麼叫慶喜呢?因為阿難尊者出生那一天,剛好是佛陀成道那一天,所以整個國家當中,聽到佛陀成道以後都非常的歡喜,不管國王大臣老百姓都很歡喜。這個時候白飯王就派人來告訴淨飯王說他生了兒子,希望淨飯王來給他取一個名字。因為大家舉國歡喜的關係,就取名為慶喜。
阿難尊者的特色是多聞第一,就是他的記憶力特別好,他一旦聽到佛陀說法,聽一遍,他永遠不忘掉。經典上說: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即使佛法有無量無邊,一流入阿難的心中,就永遠不忘失。所以說阿難尊者,他有這種多聞的特色。經典上說,其實阿難尊者的本地風光是:他過去在空王佛所的時候,跟釋迦牟尼佛都同時發了菩提心,所以他是法身菩薩。因為他示現凡夫的緣故,開啟了整個楞嚴大教。這個是說明當機眾阿難尊者的整個背景。
好,我們解釋一下。
當這些國王跟臣民,來請佛陀、菩薩、阿羅漢去應供了以後,這個時候僧團都沒有人存在了。阿難尊者,因為他在前一天(七月十四)就受了個別的迎請,離開了僧團。因為他所受的迎請的地方,離僧團非常的遙遠,所以他七月十五就趕不回來應供,“遠遊未還”,也就“不遑僧次”。這個“遑”就是來不及,來不及參加眾生的應供。所以即便他回到僧團,也沒有飯可以吃了,因為大家都去應供了。所以“既無上座及阿闍黎,途中獨歸”。他這個時候從遠處要回到僧團,是一個什麼相貌呢?他沒有所謂的上座的長老陪伴。我們一般說十臘叫下座,二十臘是中座,三十臘叫上座。他沒有上座比丘的陪伴,也沒有阿闍黎(教授師)在旁邊。佛陀規定在五夏之前,你出門遠遊一定要有上座阿闍黎。因為阿難尊者那個時候出家有十二年了,所以他就不需要有上座阿闍黎,一個人從遠處的處所單獨地回到精舍當中。
“其日無供。即時阿難執持應器,於所遊城次第循乞。”那個時候回到僧團他也知道,沒有其他的應供了。所以阿難尊者只好單獨一個人拿起了他的缽,來到了他所“遊城”,就是室羅筏城,按照次第一家一家地來乞食。這個是說明阿難尊者為什麼單獨應供的理由:因為他前一天受到了別請,僧團都已經應供了,所以變成他一個人拿著缽去作次第的乞食。這一段是說明他整個過程的因緣。
戊二、平等行乞
第二段說明阿難尊者在整個託缽的過程當中,他的心態是什麼,他是用什麼心態來乞食。
心中初求最後檀越,以為齋主。無問淨穢,剎利尊姓,及旃陀羅。方行等慈,不擇微賤。發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功德。
當阿難尊者拿著缽到室羅筏城乞食的時候,他心中有一個很明確的想法, 他要“初求最後檀越,以為齋主”。他希望能夠求得最後的檀越。這個“初”,是指前面的國王跟長者居士,他們是最初的齋主。阿難尊者他也是僧團的一分子,如果七月十五的時候他沒有吃到飯,那麼這整個供僧的儀式,功德就有所欠缺,就不能圓滿。當然身為阿難尊者,他一天沒有吃飯是無所謂,但是身為整個僧團的一分子,如果七月十五這麼重要的日子,他因為這樣失去飲食的話,那麼使令整個供僧的儀式就有所欠缺。所以他希望能夠找到整個僧團最後的檀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