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其他小說 > 淨界法師開示楞嚴咒 > 【第四十六講】

【第四十六講】(第1/7 頁)

目錄
最新其他小說小說: 守寡後,我養大了松田田黑蓮花女配手撕原著明爭暗戀的法則師尊在上,請受徒兒一嫁柯南之酒廠半勞模的划水生活成了惡毒男媽媽快穿:炮灰男配要翻身黃色的書陰山靜臥亙古草原超神:給這裡帶來蟲災萌學園,因為怕死每天都在自保【旅途】臉盆通六零,囤貨千億姻緣旺!全家騙她吃苦,她偏要嫁豪門享福欲終噬人饑荒年,我用食品廠打造古代盛世前世被活埋!重生後我掀翻京城報效祖國:年代崽崽開掛帶飛全家透過考核後,攜廢材系統怒嫁反派都當小妾了,誰還守婦德啊

請大家開啟講義第 102 頁,辛二,雙破覺非明與不明。這一段等於是佛陀回答富樓那尊者的第一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什麼呢?就是“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在二乘人的思想當中,“清淨本然”是一個真實的體性,山河大地是一個生滅的有為諸相。從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知道,二乘人的想法是認為,清淨的東西不能有相狀,相狀不會有清淨;認為真妄是互相對立的,真不能容妄,妄也不能容真。

佛陀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只有四個字。說清淨本然怎麼能夠忽生山河大地呢?一言以蔽之,就是“迷真起妄”。不過就是一念迷情的妄動,而產生很多的虛妄相出來。所以,我們修行當中,無量的法門其實在對治的就是我們心中的一念迷情,真正的關鍵在這個地方。佛陀必須把這個迷真起妄的觀念詳細說明。這一科就是說明我們真覺的佛性是“非明”,而且是“非不明”,講這個觀念。

看第一段。

佛言:汝稱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覺?為覺不明,稱為明覺?

佛陀先按定我們的本性叫作“覺明”,覺性中有光明,光明中有覺性,是覺明不二的。在這個覺明不二當中,佛陀提出兩個問題來問富樓那尊者:第一個,“為復性明,稱名為覺?”他說,在你看來,這個真覺的佛性,是不是本來就具足般若的光明智慧,才稱名為“覺”呢?就是說這個覺,身為一個覺性,它本來就具足光明的智慧,才“稱名為覺”?這是第一個;第二個,“為覺不明,稱為明覺?”還是說,我們真覺的佛性是本來沒有智慧光明,必須假借外來的修學,才能夠產生智慧的光明?這樣子的智慧光明去照了這個覺性,這個覺性才能夠稱為覺性?

也就是說,身為一個覺性,到底它本來就具足光明,還是這個覺性本來沒有光明,必須假借外面光明的照射才有光明?提出這兩個問題,請富樓那尊者來加以回答。

我們看富樓那尊者怎麼回答。

富樓那言:若此不明名為覺者,則無所明。

我們先把經文消釋一下。說這個真覺的體性,基本上是不具足般若光明的,它只是一個覺性。也就是說,它本身是沒有具足光明智慧的,它只是一個覺性。“則無所明”,它沒有具足光明智慧。

從這段的回答我們可以知道,富樓那尊者心中所想的是,在真覺的覺性當中,必須另外有一種光明的智慧來照了覺性,覺性才能夠產生光明。也就是說,覺性本身是沒有光明的,必須假借外來的光明來照射。這個是富樓那尊者的回答。

佛陀對這個回答就加以否定。

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

說“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正如你所說的,假若真覺之性是不具足光明的,那麼就成為無明所相應的覺性了。覺性沒有光明,那這個覺性就是無明的覺性。“有所非覺”,如果在覺性之中一定要有一個有所明的智慧來加上去,這個覺性就不是真實的覺性。“無所非明”,如果覺性本身必定不具足光明智慧,那麼這個覺性就不能稱為覺明,而成為一種無明,這個覺性就變成一個不覺,變成一種無明;而沒有光明智慧的這個無明,絕對不是我們真覺佛性這種湛然光明的體性。佛陀的回答,等於是否定了富樓那尊者的觀念。

這個地方我們講一下。我們在修學過程當中,當然有所謂的對治,有所謂的安住。其實從對治的角度,大乘佛法的差別不大,基本上就是空假中三觀;但是安住的問題卻是非常的不同。

比方說唯識學。唯識學講到生命的根源,生命是從哪裡來呢?你從什麼地方來?它一直追究,到最後找到阿賴耶識,一個真妄和合的阿賴耶識。也就是說,阿賴耶識他內心有很多很多的種子,由這個種子的熏習,就

目錄
馬甲掉一地,女帝她不裝了花開的季節,炙熱的青春軍婚甜寵:小傻瓜軍嫂在七零開掛太太出走十年,薄爺失眠三千夜!嬌寵夫人快穿之偶爾在異世界帶娃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