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誰有權力誰說了算!(第1/4 頁)
……
汪老闆的密報送回國內。
晉帝得閱。
任盟主一行人……失蹤了?
晉帝懵逼了!
怎麼就失蹤了?
無法想象,難以理解啊!
任盟主一行可是十幾個高手啊!
任盟主可是武道絕巔,當世第一啊!
天大地大,他們哪裡去不得?
怎麼就失蹤了?
他們遇到了什麼事?
……
。。。
春闈會試的結果出來了,放榜的那天,士子們早早的聚到了禮部外。
一時間,有人喜,有人悲。
榜上有名的,只有118人。
吞併吳地,官員空缺,今天錄取名額,與往屆相比,大了不少。
春闈會試第一名叫會元。
榜首會元,叫做馬琿。
排在他之下的春闈會試第二名,也姓馬,正是秋闈鄉試第一名的解元馬翰!
而馬琿,正是秋闈鄉試的第二名!
二馬相爭啊!
看榜的人,注意到了這一點,議論紛紛。
殿試的日子,在四月二十一日,於長安殿舉行,只考明經、策問兩項,時間為一天,日暮而休。由皇帝親自出題主持。
殿試既輕鬆、又不輕鬆。
輕鬆之處,在於一般都會晉級為進士,不會又被篩選下來的了。
不輕鬆之處,在於雖然都會授予進士功名,但是,也有三個等級之別,即三甲:進士及第、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
一甲進士及第,一般只有三人,稱為狀元、榜眼、探花。
二甲進士出身,一般佔比約1/3。
三甲同進士出身,一般佔比約2/3。
等級不同,入仕途後的安排也會不同。
狀元可授從六品官位!榜眼、探花,可授正七品官位!一般都會被安排到翰林院。
二甲三甲之中,優異的也有機會被選入翰林,為庶吉士,正八品。其餘的分發各部任主事或赴外地任職,一般會先在朝廷各部“實習”年。
書友們之前用的小書亭已經掛了,現在基本上都在用\咪\咪\閱讀\app\\。
朝廷有不成為的規則。
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
因此,對於士人來說,最大的目標,其實不是成為進士,而是成為翰林!
翰林院是個特殊的機構。
權力不大,地位清貴。
在歷史沿革上,起初相當於皇帝的私人秘書班子,參與機密,還有草擬詔書的權力。
後來,權力不斷的被削弱,越來越成為個陪玩幫閒的衙門。
到當下這個時候,主要作用是養才儲望、修書撰史、陪皇帝皇子侍讀講學、擔任科舉考官。
由於皇帝集權,選人任官,難免任人唯親——廢話,不任人唯親,還任人為疏不成?
翰林有機會親近皇帝,諂媚的自然就會去逢迎。
而得到了皇帝的喜歡,做官升官自然是坐火箭似的呼呼直上!
昔日和光帝在位時,好丹道,內修內丹,外服外丹,以求成仙。
曹琳進士及第,為翰林,得親近,便鑽營丹道,派人搜訪高人,求丹道秘書,貢獻給和光帝,深得帝心。
曹琳仕途,於是一帆風順。
四月二十一日,轉瞬即到。
皇帝臨長安殿。
禮罷。
劉玄高居寶座,問道:“二馬何在?”寶座後方的上面,懸掛著一張匾額,上書四個大字:敬天法祖。
敬天法祖,是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