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好尷尬,抱錯了人!(第1/5 頁)
……
回到漢末做皇帝-第二冊,一上市,當天就賣出了500冊!
火爆炎都!
而半月以來,第一冊累計已經賣出1500多冊了!
名聲越傳越大!
乃至於一冊難求,黑市中一冊轉手能賣出一兩多!
甚至出現了“盜版”,有人僱傭書生,賣手抄書!兩個書生,人均一天萬餘字,一天就能抄出一本來,成本300文不到。
當然,字跡十分的潦草,錯別字難以避免。
閱讀感受很差。
所以,賣得也十分的便宜。
第二冊剛上市,第二天傍晚就有手抄本問世了。
春闈在即。
春闈會試在炎都舉行!
各地舉子匯聚而來。
聽聞這件奇事,也好奇的議論、關注,想夠得一冊看一看,究竟有多好看!乃至於搞的他們溫習學問都被打攪了。
這事也驚動了朝臣。
彭秩對此很是關注,以為此書——做皇帝?有不軌之心!流傳於世,令人心浮動,實在有害,貽害無窮,應該予以查抄封禁!作者大逆不道、大不敬,也該予以問罪!得一書店的那個老闆書裕也該問罪!
諫官也有上奏的。
劉玄看了,不以為意。
認為他們想多了!
前世的時候,這樣的小說一堆,也沒見有人看了這樣的書,就去想復辟帝制的。
再說,這就大不敬、大逆不道了?
民間故事、戲劇、小說,天帝女兒都特麼的給睡了啊!
這是不是對上天的大逆不道、大不敬?
要不要也給封禁了,誰講這樣的故事、誰寫誰賣這樣的小說、誰演這樣的戲劇,就問罪?
此事就此作罷!
春闈與秋闈類似,都是考三場、九天!
從二月初九開始。
二月初八,就得進入都城貢院!
初九、十號、十一,考第一場。
十二、十三、十四,考第二場。
十五、十六、十七,考第三場。
有所不同的是,秋闈考題,是由考官定,由皇帝批准。
而春闈考題,明經中的八比文試題,則是由皇帝親自出題!
劉玄選了一題:這句話出自。
又有書商,從蘇裕處購書,然後販賣往楚國去。
剛一在楚都問世,便掀起軒然大波,火爆一時,一冊難求!
驚動朝臣!
有朝臣上奏,以為大逆不道、大不敬,要求封禁!
高太后、楚帝,都感覺被這書冒犯到了!
可是,得知此書,出自炎帝皇宮印經堂,又傳說炎帝看過,看過都說好!
這就令他們猶豫了!
封禁、問罪,豈不打臉炎帝了?
交惡了炎帝,與炎國矛盾,會不會落人口實,譬如吳國封禁,讓炎國有藉口,對我楚國不利?
高太后、楚帝都不敢冒這個險。
朝臣也大多沉默了。
他們忍著冒犯,預設瘋狂售賣!
除了一小撮的義理派大臣,強撐著臉面,他們是寧死也不忍耐的!聖人之徒嘛,就要為了天理而鬥爭!
朝廷不封禁,他們就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煽動起一股風來,批判一書!
這其中,又以兩位大名士——李文鬥、劉榮陽為首!
這兩貨都是楚國的帝黨,反對高太后問政、反對變法圖強。
與炎國的關係複雜。
他們想求和蠻國,以減輕軍事壓力,減少徵收,施行王道仁政,緩和內部矛盾。為了達成這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