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回江南(大結局)(第1/3 頁)
陸思誠橫下心來,嚥了口吐沫,說道:“不知你調防做什麼?”
“勤王護駕!”
“用你王家的人護駕?”
“你不聽我號令,我自然要換成聽我號令的人!”
陸思誠仰天大笑,“聽你號令?!沒有兵部的行文,僅憑一方符印就能調動玄武軍,這不合規矩,即便你有天子劍也無濟於事,將在外,君…啊…你…竟敢…”陸思誠驚恐的看著從自己後背貫穿至前胸的一柄長刃,慘嚎一聲頓時氣絕。
下手的正是趙明德。
王子勝和王子朧也被這場面震懾住了,一個主官說殺就殺,更不提這人背後還有陸家。
帳簾輕動,一個管事太監走了進來,他看著倒在血泊裡的屍體,也被嚇得面無人色,一個趔趄摔倒在地。
“還有不奉詔的嗎?”王攸獰笑著據案而立,大聲問道。實際上這帳裡站著的軍校多是王家的門生,哪有人敢跳出來反對。見無人應聲,王攸將那枚將印交到王子朧手中,對眾人道:“從現在起,他便是金陵節度使!”
“是!”聲音如洪。
管事太監這才回過神想起自己的任務來,忙將奉天殿中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講出。
“他們倒是打的一手好算盤,竟學著逼宮了。”王子勝聞言也是冷嘲熱諷道。
王攸沉吟不語,心裡想著逼宮,不盡然吧,於是在快速交代幾句後,便跟著管事太監上了車輿往禁宮而去。
為了穩妥起見,王子勝安排了一隊五百人的玄武軍護送,但更多的是為了震懾那些不安分的人並告訴他們金陵王氏的態度。
車輿上,王攸陷入了沉思,依他對小皇帝的瞭解,其雖年幼卻並非無能,相反聰穎睿智,否則也得不到世宗皇帝的認可,克承大統,御極萬方,若非北靜王爺犯上作亂,逼得天子南逃……一時間,他倒是看不明白了,莫非小皇帝對自己起了疑心,想借著江南氏族的力量來限制自己?
有必要嗎?他若是坐穩了那個位置,如此行徑倒也無可厚非,可自己明明與他是同舟共濟的,還是說別有用心?
“再捋一捋。”王攸又將如今形勢重新梳理了一遍,江南氏族見皇帝軟弱可欺,所謀求的是更大的利益,就好似東晉那些世家門閥一般,掌控兵權,財權,人事任免權,是故自己這位天子近臣變成了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
再看天子,天子要的什麼,經過都中的屍山血海,經過海上的漂泊無定,他此刻最需要的便是安穩,如何才能安穩,手握兵權才能安穩,太祖,太宗,乃至於他的皇爺爺世宗皇帝陛下,皆是手握兵權,是故自己成了他的倚仗,但執刀的也怕刀反過來傷了自己,所以迫切的需要刀鞘,江南氏族便是。
“哎!”王攸想到這兒,也不禁嘆了一口長氣,小皇帝是看到了氏族的力量,繼而想到了金陵王氏是江南這片土地上的大氏族,且手握兵權,敢問哪個皇帝敢放心。
其實這破局之法王攸並非沒有,擺在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條是自己效法董卓曹操領兵入宮,將所有反對自己的人全部鎮壓,可這條路若是走了,那麼北面那位怕是做夢都會笑醒,奉天靖難,以清君側更是名正言順,彼時自己便是天下人唾棄的逆賊。
另一條路則是還政於君,天子手中有了兵權,便能讓那些氏族之人更好的服從,只是自己又該落一個怎樣的下場,王攸不敢賭。
狡兔死,走狗烹。
世宗皇帝和父親王子騰便是先例,交了兵權當真就能穩當嗎?
漸漸地,車輿近了禁宮,再有兩個街道便要下車。
就在此刻,一聲尖銳的哨聲劃破了天際,然後聽到外頭響起一聲暴喝:“結陣!”
“他們竟敢在此處截殺我?”王攸怒了,但讓王攸沒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