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第2/3 頁)
載來看,他也從來沒有參與過害人性命。他在一封信中表達過他的和平願望:&ldo;我相信我們的公正、友好的行為會換來別人的公正和友誼。在現今的爭鬥中,交戰各方都會發現我們的友誼是對他們有利的。&rdo;
在這種情況下,傑斐遜採取了一個異乎尋常又史無前例的步驟。他認為,如果說美國無法在軍事上給英國造成損害,那麼他可以利用一點,即英國對於美國的棉花和紡織品等出口物資的依賴。他考慮過戰爭方案並開始採取備戰措施,但他仍反對訴諸武力。相反,他建議實行禁運,停止美國與英國之間的貿易。
第十二章 總統決定後退一步(4)
傑斐遜設想禁運能起兩個作用,一是讓美國海員不再出海,一是讓英國經濟陷於困境從而迫使它改變它的海軍的行為。傑斐遜覺得禁運沒有什麼缺點‐‐英國人會很快認識到他們離不開從美國進口的物資,因此會老老實實剋制他們欺負美國人的行動。傑斐遜寫道:&ldo;我們的商業對於他們(歐洲交戰國)太寶貴了,而我們要求的代價只是公正對待我們,他們會樂意照付的。&rdo;
現實卻並非如此簡單。國會很快透過了禁運法令,它的目的是要保持美國民眾的安全,可是恰恰是美國民眾馬上對這一舉措是否明智產生了疑問。法令剛一透過,各港口城市的人就急急忙忙搶先把商船弄出海。凡是有點力氣的人都被出口商僱來搬貨裝船。有的船來不及裝貨,就空船出海,指望到別的什麼地方能找到貨物,因為一等禁運實施,船舶就只有停在港內毫無用處。海員們感到恐慌,禁運會使他們失業,這比冒險出海更糟。商人們搶運貨物,有什麼運什麼,他們估計外國人會認識到這是最後一批貨了,可以抬高價格發意外財。禁運一實施,立即引起災難性後果,不是英國人遇到災難,而是讓美國人遇到災難。海港關閉,3萬多海員失了業。新英格蘭地區的經濟幾乎是完全依賴外貿,外貿一停,經濟就陷於停頓。紐約的各個港口一向是忙忙碌碌,進口和出口的棉花、羊毛、糧食、茶葉、糖、酒等等堆積成山,如今卻空空蕩蕩,變成了鬼城。禁運不但毀了航運公司,也毀了那些依賴外貿的各種經紀商和保險商。港口附近的零售商店再也沒有顧客了。人來人往的熱鬧景象消失了。為了讓失業的人有點事做,一些大城市啟動了各種公共工程。在費城,商會讓水手們搓纜繩。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