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8頁(第1/2 頁)
換血術自不必多說,作為治療免疫類疾病和血液疾病的「大殺器」,這種手段效果顯著。但同時也有很高的危險性——對新生兒來說,換血術的風險很大。哪怕只是用最小號的管材,在機器開動之前仍然會抽取不少血液,這就會導致患兒面臨血容量不足。而換血過程中,也有可能出現酸中毒、低血鉀、低血鈉和輸血反應等等嚴重不良反應。
不到萬不得已,醫生是不會考慮換血術的。
第十章 本質
首先,要排除一下其他原因所導致的黃疸。
孫立恩開始對著這個出生還不到96小時的小朋友的其他報告較起了勁。由於母親是罕見的p型血,醫生們對這個孩子的檢查非常的詳細。雖然每個十幾個小時就要抽一次血,實在是有些讓人心疼,但……這些都是必要的醫療行為。
總比上世紀80年代以前,對嬰兒進行心臟手術時連個麻醉都不用的強。
誠然,嬰兒小小的手指頭上留著不少被採血針扎過之後留下的小小針孔。但……這也是為了拯救她性命所必須的措施。
醫生們對她血液的密切檢查為孫立恩的較勁提供了客觀條件。孫立恩現在就像是個天底下最有本事的廚師,然後站在了全世界最大的超市裡。
只要他需要,這裡什麼資料都有。
但同時,這樣的「優待」也給他帶來了一些不便。畢竟孫立恩並不是天底下最有本事的廚師。而超市裡會讓人感覺「好用」的食材和道具又實在是太多了些。
作為剛出生不久的新生兒,這個孩子的檢查指標中有異常的專案可不是一兩項那麼簡單。嚴格來說,這個孩子身上的指標就沒有幾個是正常的。
在母體內的時候,新生兒的大部分生理活動都由母親負擔。從供應氧氣到營養傳輸,從免疫保護到代謝廢物過濾,這些活動絕大部分都需要依靠母體器官支援。
而在臍帶徹底剪斷的瞬間,這個孩子才第一次作為一個個體開始生存。她體內的所有器官都必須全部依靠自己工作,來保證身體各項所需。
突然一下從不用工作到全靠自己,各個習慣當然是需要一個適應過程的。而新生兒體內的各種高的莫名其妙的指標就是一個活生生的證據。
骨髓正在全力生產紅細胞,以確保身體能夠在斷了來源後,血液系統仍然有足夠的攜帶運輸氧氣的能力。
免疫系統正在到處狂飆,以確保沒有什麼病原體會在這個時候感染這個剛剛出生的孩子。
如果把成年人的指標生搬硬套進來,那每一個新生兒都得被送到icu裡嚴加監控。但事實證明……他們體內的各項指標總會在一段時間內重歸正常。
但……也有例外。而這個例外往往就很讓人頭疼。
現在,孫立恩正在頭疼的這個病例就分外讓人頭疼。
她有黃疸,新生兒都有黃疸。但她的母親是罕見的p型血,那麼她發生新生兒溶血的可能性就比其他新生兒更大一些。
醫生們根據現有的指標,無法判斷她到底是新生兒溶血、還是正常的出生後黃疸。
……
……
……
「我實在是沒招了。」看不到人,也用不上狀態列的孫立恩在抓了兩個小時頭髮之後正式決定放棄自己一個人頭疼的想法。他一個電話打給了錢紅軍然後求援道,「錢老師,您給看看唄?」
「看個錘子。」錢紅軍正在溫泉裡泡澡,被孫立恩一個電話擾了雅興,老錢同志很不高興,「你個急診教出來的內科醫生,閒著沒事兒瞎看什麼新生兒?」
「咱們院裡的病例嘛。」孫立恩無奈道,「血液科和輸血科還有picu都拿不定主意,然後就把我給扯進來了。」
「他們是嫉妒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