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第1/2 頁)
所有的人都在猜想這些問題將對各國人民的命運具有越來越大的影響。為了感受一下馬戛爾尼使團事件如何會同全球的命運攸關,只須跟隨見證人之---託馬斯&iddot;斯當東出遊即可。他那分作三個階段的故事將會對以上問題給予初步的回答;它向無人知曉的領域開啟了一扇天窗。
小引
三個時期的見證人
(1793年,1816年,1840年)
你們這些生活在,--尤其是剛開始生活在--18世紀的人應當為之慶幸。
夏特呂,《論公眾幸福》
1793年9月14日,蒙古,清晨4時:天色依然漆黑。在朝廷避暑的熱河行宮內,紙燈籠照耀著天子的帷幄。在龐大的英國使團中,被允許進入帷幄的唯有馬戛爾尼勳爵,他的副手喬治&iddot;斯當東爵士,他的翻譯李神父--那不勒斯一所神學院出來的一名韃靼教士--和託馬斯&iddot;斯當東,他的12歲的見習侍童,喬治爵士的兒子。男孩一年前離開英國就是為了眼下這一時刻:他負責給大使提他身著的巴茨騎士斗篷的下擺。在旅途中,700個英國人中無一肯勞神學習中文,而他卻不費力地做到了這一點:兒童的天賦為他提供了方便。
7點,皇帝終於駕臨。所有的人--朝臣、韃靼親王、附庸國的使臣--都在叩頭:屈膝下跪三次,每次俯伏三次,前額觸地九次。所有的人都這麼做,除了英國人,他們只將一條腿屈膝跪地:勳爵迴避這個禮節,認為這是使他的國家丟臉的事。他希望以他稱之為&ot;大海的統治者&ot;和&ot;世上最強大的君主&ot;的那個人的名義,成為有史以來世界各國第一個向天朝委派常駐使團的大使,第一個以平等身份同中國商談事務的大使。
一個內侍為他引路。馬戛爾尼由見習侍童提著斗篷下擺登上了皇帝帳篷前的臺階。他用雙手把一隻裝著喬治三世國書的精緻的金匣高舉額前。皇帝交給馬戛爾尼一根由硬玉雕製成的白色權杖作為對喬治國王的饋贈;又給了大使本人另一根玉石節杖。馬戛爾尼與見習侍童倒退著走下來。現在是喬治爵士由他的兒子陪同上去行屈膝禮。皇帝同樣賜與他一塊雕刻過的寶石。當他聽說見習侍童會講中文時,他解下掛在腰間的黃色絲織荷包,破例將它賜給孩子,他還表示希望聽他說話。託馬斯自如地向君主表示從他尊貴的手中接受饋贈時的感激之情。乾隆顯得很高興,似乎孩子得體的表現使皇帝忘卻了他主人的失禮行為。一個斯當東代替另一個斯當東
23年後,1816年8月28日,託馬斯&iddot;斯當東既長了年齡,又升了職務,他正準備英國使團對天子的第二次覲見。皇帝已不再是乾隆,而是他的兒子嘉慶。託馬斯也代替他父親成了使團的第二號人物。新的大使名叫阿美士德勳爵。
英國人抵達北京時已疲憊不堪。因為有了1793年的先例,他們自進入中國領土起便不斷表示其堅定不移的立場;他們不會叩頭。
託馬斯爵士已在澳門和廣州居住了近12年,先是作為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專員,後來成為該公司的代理人。作為第一個會講中國話的英國人,他是向西方揭示曾被傳教士的烏託邦主義所掩飾的中國的另一面的首批英國漢學家之一。與為馬戛爾尼充當顧問的父親相比,他更是阿美士德可貴的副手,因為他熟識中文和中國人。
然而,阿美士德勳爵和託馬斯爵士深夜剛到北京,便被推入圓明園的一個院子裡。中國人要讓他們當場就俯伏在嘉慶的腳下。有人抓住他們的雙肩。他們抵擋著別人的推推搡搡。他們拒絕見皇帝嗎?於是馬上就把他們趕了出去。託馬斯爵士,鴉片的代言人
又過了24年。1840年4月7日,下議院正在進行激烈的辯論。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