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 章 雙殺月氏王與冒頓單于!(第1/7 頁)
月氏王邀請赴宴,做客王帳,周邈欣然應允。
長公子扶蘇與章邯、英布、張良,並座下仙童韓信和項籍,再有隸臣妾方巖與燕,隨從前往。
而既赴宴做客,便不好令三千精騎盡數前往。
否則不似做客,似是奔著攻人老巢去的。
因有密議在先,周邈先唱白臉道:“既是月氏王邀約,那便由仙武侯率一百武士隨行即可。”
按說接下來該輪到英布,作不懂變通的莽漢模樣,堅持再帶五百騎兵。
但在英布開口之前,一路行來不說寡言亦絕不算健談的張良,竟頭回失禮搶話道:
“仙使莫要為難仙武侯。始皇帝陛下嚴令,仙武侯須率一百武士、一千精騎隨行左右,寸步不離。仙使此舉,豈非陷仙武侯於不忠之地?”
五百騎兵,翻倍漲到了一千?
這與先前密議的有出入啊。
但周邈渾身上下最大的優點,可說就是有自知之明,何況還是謀聖張良的勸誡?
臨陣改口,肯定是事情有變,只是張良察覺了,而他還沒有。
頭髮捲曲蓬亂,滿臉絡腮鬍的月氏王,整個人潦草蠻野。
“始皇帝實在膽小,生怕仙使被人擄掠了去?”
簇擁在月氏王身後同款潦草蠻野的漢子,立時哈哈大笑!
眼前場景,儼然是粗獷爽朗的漢子們,不拘小節地說笑。
但周邈陡然敏銳:嗯?月氏王你是在詆譭始皇陛下膽小?!
在周邈炸毛理論之前,張良搶先開口:“陛下寬厚慈愛,擔心仙使沿途遇到賊寇強盜,嚴令隨行護衛須要嚴密。”
這一打岔,周邈也想到大事為重。
“子房勸諫的是,本使總不好辜負陛下厚愛,也不該陷仙武侯於不忠。”
“仙武侯,那你便率一百武士並一千精騎隨行罷。”
仙使周邈一言既定,也不必去管月氏王。
英布當即揖禮告退:“唯!臣這便去點兵整裝!”
緊隨其後,張良亦揖禮:“仙使與月氏王稍等,臣去籌備赴宴事宜。”
張良的隊伍定位就是智腦謀士,這類瑣事是扶蘇的事兒。
但眼下週邈自然不會點破追問,只道:“辛苦子房。”
“臣告退。”張良轉身回頭,與章邯擦肩而過。
隨即,章邯也告退道:“仙使,臣所率兩千騎兵留待營地,臣需得去安排囑咐一番軍紀軍務。”
周邈同樣頷首允准:“辛苦章將軍。”
接下來,周邈就和扶蘇一起,原地與月氏王應酬。
而自始至終,韓信和項籍,以及方巖和燕都隨侍左右。
五步之外便是護衛的武士數人。
半刻鐘後,離去的張良和章邯便一前一後回來了。
張良身後還跟著兩列十二人,或捧匣或抬箱。
近前向周邈稟道:“臣裝點
了些薄禮。仙使看看,可是得體?”
送禮?
雖又是在計劃之外,周邈也配合地依言轉身:“本使看看。”
說著就走近了,掀蓋開箱,仔細檢視。
在周邈掀開檢視時,身後的月氏王視線也在禮物上掃過。
周邈確認,禮物並無異樣,就是從他們的差旅費裡撿出來的,精鹽、布匹和黃金。
最後,在抬眼掃過捧抬禮物的人面孔時,警覺都有些面熟?
周邈驚覺,而後視線投向裝禮物的箱盒,件件鏤花繁複,造型奇巧,卻又大氣。
周邈回身,與張良視線相交,頷首誇道:“攜禮赴宴方是做客之道,如此甚好。”
很快英布也點完兵,整裝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