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1 章 草原上的‘秦始皇’冒頓單于,眼下竟就在月氏為質!(第1/3 頁)
此次出遊(勘探)輕裝騎行,三千騎兵的行裝,各自一個包袱,系座下馬鞍上便輕鬆解決。
也就是周邈、扶蘇、韓信、項籍、張良等隨從的行裝,會繁多一些,卻也不難解決。
因為隨行護衛的兵力雖為三千騎兵,卻不是隻有三千匹馬。
大秦配上鞍鐙馬蹄鐵和精鋼鐵器的新銳騎兵,標配是一兵配兩馬,以便長途奔襲和作戰時換乘。
仙使出遊西域和北地,何其重要,豈可輕忽?出動的自然是武裝完備的精銳騎兵三千。
也幾乎是大秦最精銳的騎兵全軍出擊。
有三千匹備用馬匹,就能分攤行李包袱了。
i除開帶上個人衣物之外,還有新研發的防水油紙油布分裝遮蓋的精鹽數石,布匹近千匹,以及黃金數百斤。
這一趟不同於東遊六國故地,往西出了大秦之境,就再不能及時無償補給糧草物資了,都得用金、布、鹽等物與遊牧民交易購買。
窮家富路,可不得帶足差旅費?
周邈:始皇陛下一如既往地大方慷慨!
除去尋常吃穿用住的行李和金布,另有比較特別之物,就是作為織令的呂娥姁,用新摘收的長絨棉花,率眾仿照以前的冬季工裝趕製出棉襖數百件,還有棉被數十條。
“臣想仙使出遊在外,深秋的早頭夜晚,也已經冷起來。便在稟過後,用蕭何處新摘收的棉花,緊急趕製了暖和的棉襖與棉被。”
“還是娥姁細心周到!多謝娥姁!”
呂姐姐真細心!
周邈真摯地謝過,又把棉襖和棉被加入行裝裡。
三日時間,出遊準備就已做足。
周邈將告別始皇陛下,離開咸陽。
“陛下,我會趕在歲首前回來,與陛下一道過新年的!”周邈早已不是第一次離開咸陽的他了,這次他雖不捨,卻也坦然面對離家闖蕩的現實。
“朕等仙使歸來,同賀新年。”嬴政頷首道。
始皇帝嬴政率三公九卿及文武百官,在章臺宮前的章臺街前,駐足目送。
仙使周邈則翻身上馬,返身朝章臺宮方向揚臂揮手。
然後一甩馬鞭,驅馬向前,馬蹄噠噠。
三千彪悍體壯的肅殺黑騎,扈從仙使輕騎左右。
在咸陽黔首的夾道揮手相送下,周邈一行離了咸陽。
【……仲秋末,仙使邈出遊,公子扶蘇、邯、布、良、信、籍及燕隨從。
——摘自《秦書·仙使邈傳》】
……
周邈這一趟出遠差勘探西方及北方道的馳道仙路。
第一站目的地,卻是蜀郡。
嗯……西南蜀地,怎麼不算是西方呢?
在范雎相秦時,秦國修建棧道千里,通於蜀漢。
周邈一行人,就由渭水向南,穿越秦嶺山間河谷,由故道、褒斜道、子午道等秦棧道,進入漢中。又走戰國時
期,秦國所開石牛道入蜀。
千里秦棧道是在河谷間挖路開道,在懸崖石壁間鑿洞插入木方,再鋪上木板而成。
寬處可容兩騎並行,窄處人需下馬牽行。
入蜀之後,穿過成都平原,又往南行至嚴道縣,就調轉馬頭原路返程。
因為再往南就是夜郎、滇地了。
而本該在公元前二百二十一年,始皇帝派遣將軍常頞率軍修築的五尺道,眼下擱置未修。
先前在商量制定勘探路線時,大秦君臣們取捨之下,終於還是選擇瞭如南方道未曾深入閩越一般,西南也只到蜀郡便折返。
入蜀雖已有秦棧道,然長年累月地日曬雨淋,木棧道維護繁瑣,稍有懈怠便道絕路斷。
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