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第1/2 頁)
向尹舟不禁打了寒顫,想起何後說過,晉珩這個人心機極深……
慫,娓娓道來。
晉珩聽罷,垂眸道:&ldo;對於閹人來說,殘害皇嗣是自損利益。他不是想當皇帝,而是在掩飾背後的局。至少是,他們有新帝備選人,而該人可能出於正統,名正言順。&rdo;
晉珩的思路比她清晰很多。
晉珩對視著她,道:&ldo;可能你還會罩著他。&rdo;
她瞠目結舌:&ldo;我認識他嗎?&rdo;
晉珩沒有答話,可能自己也說不準。只道:&ldo;得去查查盛一期。&rdo;
向尹舟:&ldo;那個算命老頭?有幹係嗎?&rdo;
晉珩:&ldo;當然有。我挺感激他的,不過現在我懷疑我昏迷兩個月,是他在作祟。&rdo;
向尹舟:&ldo;你感激他什麼。&rdo;
晉珩:&ldo;沒有他,我可能還沒娶到你。&rdo;
向尹舟:&ldo;……&rdo;
兩人探討到三更半夜,第二天醒來,不出意外的,晉珩又躺在了向尹舟懷裡。
現在要說晉珩有戀母情節,她也信了。
第27章 請纓出征
眨眼已到年末,原以為這一年就將安安穩穩地度過,不料西部的蠻族來侵,正在邊境叫囂,攪得大週上下全不得安寧。
蠻族叫做厘駒,是大周西北面的遊牧族,擁有一片肥沃無垠的草場,生產的戰馬不僅彪壯英俊還十分耐跑,所向披靡,是不可小覷的勁敵。
大周十幾年來一直很保守,將重心放在了休養生息上,雖有實力,也不開疆闢土。晉商的想法是,版圖擴大鄰國變多,就容易發生矛盾,索性顧好自己,加強防禦。
然而縱使我不犯人,敵人還是來犯了,並發兵三十萬。如此氣勢洶洶,是要與大周魚死網破的架勢。而大周舉國只有一百萬將士,在東西南北防守四鏡,要抽出一支能與厘駒抗衡的軍隊並不容易,而厘駒有戰馬加持,大周保守也要出四十萬人,而事態緊急,組建一支四十萬人的軍隊抵達前線最快也要一個多月時間。
而這一個多月,大周可能會失掉一座城池。
這一日,大朝一直上到天黑。向尹舟請纓出征,大臣們紛紛勸止,道是不能讓大周的獨苗去冒這個險,唯一的支持者是太子太傅‐‐陸淵。
皇帝或太子親徵,最能鼓舞士氣。大周已失去天時地利,再不能失去人和。
向尹舟決心領兵,被勸惱了,大發雷霆,將那幫大臣訓斥了一頓,憤憤地離了朝堂。晉商與何後見此情景也無可奈何,只得放手讓她去。
這場戰役發生在&ldo;怙京&rdo;這個邊陲重鎮,所以叫怙京之戰。向尹舟根本不擔心失敗。
因為上一世此戰由戰神李匡國帶兵出征,歷經三載,勝利而歸。贏是一定會贏的,只是時間問題。
厘駒人驍勇善戰,怙京一役更是籌謀多年。他們出兵迅猛,又戰術多變,縱使李匡國用兵如神,也頗受牽制,所以前前後後打了三年,大後方源源不斷增兵增糧,才勉強取勝。合計下來,這次戰役大周耗損了六十萬將士、舉國三分之一的存糧及黃金五千萬兩。
血虧!
所以她必須出馬。一來,乃她的山河遭人侵蝕,她責無旁貸;二來,前世晉珩強令她背下了這場戰役:敵我雙方勢力、主帥性格、作戰計謀、地形氣候、細作是誰……總之,她對此戰瞭如指掌,如果順利,能減少大周大半的損失。
所謂:知己知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