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試炮(第1/2 頁)
在高傑出兵鄖陽府的時候,朱誼汐就透過孫長舟,獲知了這個訊息。
就連羅汝才被殺,張獻忠攻佔武昌,他也知曉了一些。
潼關內外的訊息,也終於通了些許。
南方如今三大賊,李自成、張獻忠,以及左良玉,自西向東,張獻忠正好夾在中間,不上不下。
“張獻忠,何時去了四川了?”
朱誼汐記不清具體時間了,但對於張獻忠所謂的屠川,倒是印象深刻。
在他的謀劃中,四川可是他的地盤,豈能被佔?
“不對,襄陽一帶目前是李自成盤踞,除非老李動了,不然張獻忠絕不敢挪動一步。”
朱誼汐思量起來:“也就是說,只有李自成入潼關,沒了絆腳石,他張獻忠才敢入川。”
這樣一想,他心中大定。
於是,這些時日,他一點在防疫大營中,教書寫字,噓寒問暖,撒發酒肉,很是拉攏了兵卒的好感。
另一邊,他讓王徴專司火炮,造就大量的火炮,如弗朗機炮、虎蹲炮等,月造數十,裝備火車營。
而私底下,他則讓匠人們,打造燧發槍,並且,將燧發槍上,安裝插刀。
如此一來,本來燧發槍就比較長,達到了四尺,如今添了一尺長的短刀,已經達到五尺。
這樣,足以充當長槍使用了。
對於兩千防疫營,一開始就是用長槍練習,就是為燧發槍做準備,只要六月中旬,燧發槍定製完畢,就可以列裝了。
整個五月,過得格外的充足。
而就在這末尾,竟然來了意外之喜。
“你是說,龍首原,有數千的精壯勞力?”
朱誼汐看著孫長舟,頗有些驚詫。
“沒錯,都是上好的精壯勞力。”
孫長舟忙不迭地獻上計策:“聽說總督大人準備東出潼關,這些壯力,不消半個月,就能成為敢死之士。”
“聽說當年的戚繼光,戚大帥,就是用了義烏的礦丁,所以才打得倭寇潰不成軍。”
“你也知道戚大帥!”
朱誼汐詫異,隨即擺擺手道:“龍首原那裡,情況複雜,恐怕總督大人,有心無力。”
這都不用想,要是能做,孫傳庭還要三戶出一兵,強制拉人嗎?顯然其更加困難。
“這應該清田與這個不相上下吧!”孫長舟疑惑道。
“一下就足以民怨沸騰了,再來一下,指不定他們就跟闖賊裡應外合了。”
朱誼汐笑了笑。
話雖這樣說,但他心中還是再次記住了這個地方——龍首原。
等到迫不得已時,這裡就是他最佳的兵源。
沒錯,他對於孫傳庭出潼關而一戰的想法,絕不支援,也不認為秦軍會勝利。
首先在兵力上,李自成兵力規模達到了三十萬,其中又殺了羅汝才、賀一龍、袁時中等頭領,吞併其精銳精銳。
保守估計,征戰數年的老賊,就有五萬之巨。
而秦軍,去年桃園一戰精銳盡喪,新兵練了大半年,怎麼打?
而更讓朱誼汐擔憂的是,秦軍因為孫傳庭,只是勉強凝成,將領之間矛盾頗深,無法像李自成那樣,團結一致。
深入秦軍數月,朱誼汐更是明白,秦軍將領流賊出身較多,朝秦暮楚,已經成為了習慣,說白了,就沒有必死的決心。
這種情況下,守都困難,打就只能去送死。
六月一日,朱誼汐請來孫傳庭,前來見證試炮。
孫傳庭很是樂意,他也想看看紅衣大炮的威力。
“此兩門紅衣大炮,皆重三千斤,耗費一月時間,才堪堪鑄成。”
朱誼汐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