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雙王(第1/2 頁)
襄陽,自被李自成的闖軍攻破後,就改名為襄京,其自稱新順王。
多年來的征戰,讓他疲憊不堪,但與其他的亂民不同,李自成並不樂意美色,雖然住進了襄王宮,但依舊矜持。
不過,攻入襄陽後的破壞,依舊讓襄王宮不堪重負,倒塌甚多,難以符合身份。
對此,李自成不得已進攻勳陽,結果因為關中孫傳庭,派遣高傑率領騎兵援救,不得已敗退。
屯兵襄陽後,李自成不由得召開會議,商討下一步的進軍方略。
他高坐王椅,雙手垂膝,頭髮紮起,面容粗獷,綠褐色的眼眸中,滿是堅定:
“如今雖然是夏收,但河南多年來兵災不斷,千里無人,又掘了黃河,承天府的糧食,撐不了多久了。”
“大軍,是時候要找個地方就食。”
這時,權將軍,僅次於大元帥,李自成的老鄉,最信任的謀士,牛金星,不由得大踏步而前,朗聲道:
“如今大順兵強馬壯,擁兵數十萬,騎兵數萬,可謂是天下精銳盡在。”
“明廷如今,不過是孫傳庭的十萬秦軍,困守關中,徘徊不定,微臣建議,大軍應該北上,直搗北京,擒住崇禎皇帝,如此就可盡收天下,不費吹灰之力。”
李自成點點頭,說道:“有所道理。”
隨即,他望向眾人,沉聲道:“此事?關切大軍前程,不可馬虎,你們可以暢所欲言,咱自有取捨。”
一旁的中營制將軍李巖,則心生猶豫,閉口不言。
如今興滅大明,他心中竟然有些悲哀,無論怎麼說,他也是舉人出身。
朝廷養士三百載,如何下得了手。
李自成似乎看出他的猶豫,扭過頭,問起了首席軍師宋獻策:“軍師可有方略?”
“還是先聽聽眾人的想法吧!”
宋獻策哪裡會這些,他學的可是方術,為人占卜吉凶禍福的,這種戰略問題,他可答不好。
而欽天監博士楊承裕,則出列道:“大王,天下富庶之地,唯有江南,明太祖因南京,以成帝業,隨即北伐,席捲天下。”
“而,效仿元末,只要斷了漕運,北京城不戰自潰,到時候天下豈不是手到擒來?”
聽到這番話,李自成不由得捋了捋鬍鬚,笑了起來。
眾將也開始叫囂起來:“江南好啊,美女金銀多的很呢?”
“大哥,就去江南!”
劉宗敏,田見秀等將領,極為歡喜。
就在這時,新加入的拔貢生,顧君恩,則忙拱手,出列道:“大王,留都雖然是天下形勝之地,但位列天下之下流,難成大事,其策太過於緩。”
“江南之地,地形狹窄,大軍難以施展,反倒會被那些明狗分割包圍,讓明廷從容調兵圍困,著實不可取。”
“而萬一北伐不勝,退無可退。”
“那你說該怎麼辦?”
李自成眉頭一皺,寬闊的臉上頗為猶豫,對於將要走的下一步,著實難以度量。
顧君恩笑了,他大聲道:“不如進軍關中,重回大王的桑梓之邦。”
“關中乃是帝王之基,往西可奪甘肅,往東可掠山西,進可攻,退可守,到時候留一良將駐守,大王親帥大軍過山西而入北京,此才是萬全之策。”
“好——”這番話算是說到李自成心坎裡去了,他拍手,大喜道:
“陝西本就是天底下最好的地界,都是那些貪官汙吏給敗壞了,我至今還想著陝北的小米……”
其他出自陝北的將領們,也紛紛攘攘地叫喚起來,極為快活道:
“常言說的好,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咱們如今當將軍了,大王也成了大王,就該回家